国际军棋
标题:
中国版苏-35为何让美战机手忙脚乱?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光文
时间:
2015-5-3 07:55
标题:
中国版苏-35为何让美战机手忙脚乱?
中国版苏-35为何让美战机手忙脚乱?
62085_416098_900530.jpg
(29.15 KB, 下载次数: 7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3 07:55 上传
自从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即将引进苏-35之后,人们就一直猜测中国在自身航空技术已直追俄罗斯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花费重金购买这种战机呢?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日报道,中国沈飞研发的歼-11D战机4月29日首次试飞。这款飞机是歼-11BS的升级版,但采用了中国歼-16战机的诸多技术。歼-11D最引人注目的改进是,据说它采用了歼-16先进的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雷达。此外,新的歼-11D同以前的型号相比使用了更多复合材料,可携带更多空空导弹,如霹雳-10和霹雳-15,它还有与歼-15类似的空中加油设计。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歼-11D由两个国产的涡扇-10A发动机驱动。
目前,在三代半战机方面,俄罗斯发展出了苏-35,而美国研制了F-15SE和F-15K等,这几种战机的性能是介于三代战机和四代战机之间,因此属于美俄针锋相对的两种机型,均被称为具有部分隐形的三代半战机。而现在日韩两国除了也在装备三代半战机之外,均采购了F-35,事实上已对中国构成极大空中威胁。因此,中国也欲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最新技术,来对三代机进行改进,以便装备国产的三代半战机。曾有专家认为,中国可以采取“以四代机技术改进三代机成为半隐形战机”的发展模式,利用在歼-20和歼-31战机上应用的隐身技术为基础,从子系统到整体对三代战机进行局部技术优化,最终发展出适应自身需要的三代半战机。
由此,诞生了如今刚试飞成功的歼-11D战机。对于中国来说,在改造歼-11战机上可谓得心应手,从歼-11A开始,B、C(歼-15)、D型号不断出现,而且都有特定的作战用途。通过观察歼-11D战机的图片可以发现,该机的这次改进,重点仍是航电系统,特别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雷达的联合使用,将使其远程探测能力和分辨能力大幅提升,再得到光电雷达的辅助,可有效发现敌方的隐身目标。在战术性能上,采用中国最新航电和发动机技术的歼-11D的能力会更加出色,具备和国外三代半战机进行一搏的能力。
根据外媒的描述,歼-16的最重要改进是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雷达,它比苏-30和歼轰-7A的缝隙天线雷达更强大。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雷达使歼-16与其前身相比能从更远距离起飞拦截敌机,并同时袭击多个地面目标。这种雷达还通过数据自动传输装置与中国的其他平台、包括无人飞行器相连以提高它们对环境的认知。而作为后来者,对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雷达的采用大大增强了歼-11D相对于其前身的能力。甚至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歼-11D可能是中国版的苏-35,那是俄罗斯最具杀伤力的战机,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引进以用来对付美韩正采购的F-35。有美国军方官员曾表示,F-15C“鹰”式和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若与苏-35较量“都会手忙脚乱”。现在,美国的这两款战机又遭遇中国的歼-11D,自然会是新的劲敌,因为据信中国在机载相控阵雷达上,似乎有着比俄罗斯更为先进的“西方血液”。
但现在大众都在关注中国引进苏-35的消息,认为中国在自身三代半战机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引进苏-35这种同属三代半的战机呢?实际上,仔细分析就可发现,歼-11D和苏-35可谓各有所长:一是歼-11D使用国产涡扇-10A发动机在性能上不如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因此,在机动能力和航程上,歼-11D不如苏-35;二是在机载雷达上,歼-11D使用国产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雷达在性能上要比苏-35使用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这是歼-11D最主要超过苏-35的地方;三是歼-11D大量使用了国产的复合材料,致使其机体更轻,载弹量和载油量都有增加,但因为机体内部空间变化较小,所以在总携带燃油上,仍不及苏-35,因此作战半径要略低于后者;四是歼-11D装备的是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而苏-35战斗机配备的是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两者或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而歼-11D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在技术上是领先的;五是严格来说,歼-11D仍是利用苏-27的机体进行内部航电设备的升级机型,而苏-35则是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且得到加强放大的机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机型,所以不管歼-11D如何改,都难脱苏-27的一些固有疴疾……因此,虽然歼-11D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所进步,但总体来看与苏-35相比还有些差距,只不过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使其在原型基础上的部分功能得到了加强。
另外,就是歼-11D可使用的空空导弹值得关注,根据美国媒体的分析,该机可携带霹雳-10和霹雳-15。这两种导弹可能均为中国最新的第四代空空导弹,前者为近程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它采用了边条翼布局,具备离轴发射能力强、抗干扰能力高的优点,目前已经开始在歼-20和歼-16战斗机上进行集成工作,是中国空军新世纪主力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后者为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至于其雷达导引头是否为相控阵体制,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从其也是歼-20和歼-31的主力搭载导弹来看,应该具备在技术上的追赶世界潮流之势。通过使用上述两种空空导弹,可以部分弥补歼-11D在性能上与苏-35的些许差距,因为这两型导弹使用的某些技术,目前来看俄罗斯还没有研发达到装备部队的程度。
而现在中国在自行研发歼-11D的情况下,还在积极洽购苏-35,这说明中国空军目前亟需要制空能力强悍的新型战机。目前,日本正在分步升级其F-15DJ为三代半战机,韩国已装备F-15K三代半战机,且两国均订购了四代战机F-35,都具备在未来2-3年内对中国形成优势的能力。而中国的歼-20虽然加快了试验步伐,有望在2018年开始量产,在2020年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在这期间,日韩两国三代半战机都对中国构成一定威胁。同时,F-35已率先在美空军形成作战能力,或许从今年开始就能来东北亚驻训,而F-22定期部署日本基地早已形成习惯。所以,中国空军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必须要在加快四代机的研发进度基础上,再有几种三代半战机来应急,是必然的选择。从自行研发歼-11D和歼-10B两种空中优势战机,到装备空警-500型三代预警机,再到极力发展大型空中加油机,以及歼-20的试验速度大大加快,都说明了这种紧迫性的存在! (cgw316于2015.05.03)
[groupid=287]国际军棋[/groupid]
欢迎光临 国际军棋 (http://bbs.gjj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