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棋

标题: 攻击“愤青”文章为何不提抗战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闫桥    时间: 2016-4-15 07:48
标题: 攻击“愤青”文章为何不提抗战史?
攻击“愤青”文章为何不提抗战史?



闫桥

刚在凤凰网上读罢外交学院书记的一篇攻击“愤青”的文章,原标题:中国千年外交与“愤青”现象 作者:袁南生。该文从考证“愤青”一词的起源起,到罗列了历史上特别是宋朝以及明清一些历史事实,试图要证明“愤青”给中华历史带来的罪孽与深重灾难,让人感觉一切苦难都是由“愤青”而生。

对于“愤青”我也深有体会,尤其看到前些年反日大游行中狂砸日系车痛打驾驶员的情形,实在令人难过,但“愤青”现象作为一种客观社会现象我认为主要是靠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打压,因为“愤青”现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外交上的不满,也有其积极的意义。作为政府一方面需要正确的引导,再一方面对有用的也可以在不同时期加以利用,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积极一面。再就是取舍问题,那也不是民众的一部分“愤青”就能决定了的,所以既然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社会现象,就更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了。

我们知道,当下再提出所谓的“愤青”问题与前不久吴建民抨击环球时报不懂国际大势有关,外交学院书记这篇文章显然是站在了吴建民先生一边,属于理性派。我现在要说的是,钓鱼岛争端发酵之时你们没有站出来指责“愤青”,南海问题中国搞了岛礁建设引起了美国拉拢盟友及一些域外国家打算收拾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提出“愤青”问题是什么意思,是让中国决策高层不要再跟美国继续对抗?我很纳闷。

再就是我粗略地看了一遍文章感觉有很大的一个漏洞,那就是没有提70多年前的那场抗日战争,当初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逼其抗战难道也是“愤青”行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发表对日宣战也是“愤青”思想所左右?当时的人们难道不知道咱们武器落后很难战胜日军?1937年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全国军政长官开会准备抗日,打算用两个德械师攻打驻守上海的2千多日军,事实证明就是打不过,日军一方面从海路增兵,我们也又投入了一个集团军,最后把广西跋涉一个月来的8万人也用上了,不能说不勇敢,但也就一天时间就全军覆没,随后国军全面溃退死保南京,结果也是全面失败。我们从抗战时期最著名的20多个中日对决的大战役看,几乎都是我们数倍于敌,但也还是失败,即便有的战役算是取得了胜利,那牺牲损失也是数倍于敌,那怎么办?就因为我们装备落后就不跟侵略者打了?抗战难道也是被“愤青”所裹挟?在关乎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候应该学汪精卫,采取“曲线救国”?真是岂有此理!

懂得唯物辩证法的人应该清楚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愤青”现象也同样,不应该一概否定。

大家没事了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下这篇文章,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粘贴了。(14日)




欢迎光临 国际军棋 (http://bbs.gjj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