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棋
标题:
2050年龙象之争谁将胜出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军棋
时间:
2020-5-18 19:40
标题:
2050年龙象之争谁将胜出
2050年龙象之争谁将胜出
标签:象棋 军棋 国际军棋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杂谈外国历史
细说印度(18): 2050年 谁将胜出 龙象之争,是国际间对中印两国综合国力评价的比喻,自从那个专栏作家‘戴维·史密斯’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一文发表以后,中印两国影响力的比较就成为国际间的一门显学。其实中印两国的有志之士也在不停的比较。
多数中国人不看好印度,‘阿三’的称呼就是例子。印度人也不看好中国,他们说:中国‘小看’了印度,但印度没有‘大看’中国。换个说法,是中国瞧不起印度,同样印度也瞧不起中国。
1.jpg
(47.08 KB, 下载次数: 16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0-5-18 19:39 上传
龙象之争 谁将胜出
中印两国是邻居,又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都受过西方列强的欺负,又几乎在同时‘站立’起来,印度1947年独立,新中国1949年成立,相似度或者说可比性很强,有的一比。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16年中国的 GDP 为 11 万亿美元,而印度只有 2.1 万亿美元,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 GDP 中国为 8123 美 元,印度为 1742 美元,差距是明显的。
印度可不这样认为,他们举例说,印度在计算机软件、医药和航天工业方面都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国际一致公认印度是世界老二,仅次于美国;在高端医药制造方面,印度远强于中国,要不,中国人为啥从印度走私药品呢?2014年印度的‘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足见航天工业的实力。印度过去不比中国差,今后会跑到中国前边去。
也别不服气,印度的观点获得了国际上不少人的赞同,今后的30年,谁会跑到前面,至少目前无解。如果从历史的长河看,中国和印度都有跑到前面的时期。
古代社会,或称封建社会,大约在公元1840年以前吧,长达 2000 多年的时期,中国远跑到印度的前边。有个突出的例子‘创造发明’。有人统计,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共计 78 项,其中的 30 项发明是中国的,占世界发明总数的 38%,而印度只有 1 项,中国完胜印度,用‘兔子’与‘乌龟’来比喻两国的速度,倒是非常合适。
满清进入中原,摧毁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卡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十九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慢到与印度相差无几。182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 523 国际元,印度则为 531 国际元,两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当。
近代社会,1840年至1947年间,在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印度是殖民地社会。印度赶了上来,甚至超过中国。有例为证:
1949年,中印 12 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及发电量,印度有 8 项明显高于中国。特别是钢和生铁,本来殖民地工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重工业滞后,但印度的钢铁产量分别是中国的 8.67 倍和 6.56 倍,比中国汉冶萍公司成立还晚 17 年的塔塔公司,其钢铁产品竟然畅销中国。
2.jpg
(35.62 KB, 下载次数: 16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0-5-18 19:39 上传
细说印度: 谁将胜出
再举几个例子,1949年人均 GDP:印度 150 美元,中国 53 美元;铁路里程印度 5.48 万公里,中国 2.18 万公里;产业工人印度 600 万人,中国 120 万人;在校高中生印度 122 万人,中国 26 万人;在校大学生印度 36 万人,中国 19 万人….。
不但在很多指标上,印度超越中国,印度的对华贸易是巨额的顺差,就像现在中国对印度的贸易是巨额的顺差一样。在当时的香港、上海等通商口岸,一大批印度资本家或有印度背景的其它族裔资本家,成为当地社会上的风云人物,如香港的‘遮打’‘么地’‘庇理罗士’‘律敦治’,上海的‘大卫•沙逊’‘维克多•沙逊’等。当时上海 10 层 以上的楼房有 28 幢,‘维克多•沙逊’一人就占有 6 幢,现在上海外滩的‘和平饭店’,就是当时最高的楼房,12 层,当时的名字就叫‘沙逊大厦’。那时,‘兔子’真正的睡了,‘乌龟’超过了‘兔子’。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在中国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印度就未必正确。马克思是这样评价英国在印度的作用的:“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的同时,带给印度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致于英属印度的接班人尼赫鲁,竟大胆的说出“今天全世界都公认亚洲的未来,将由印度来决定。印度越来越成为亚洲的中心”。
现代社会,从两国的立国到现在 60 年。建国初期,两国都实行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发展速度都不快,印度还略快于中国,以致老毛都对尼赫鲁说:“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在经济上还不如印度。比如你们的铁路比我们多,你们的纺织业比我们大一倍。”
后期,两国都采用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过这次‘兔子’醒了,自然跑过‘乌龟’,1978年的 JDP 总量:中国 0.21 万亿美元,全球第九;印度 0.14 万亿美元,全球第十三。2017年 JDP 总量:中国 12.24 万亿美元,全球第二;印度 2.44 万亿美元,全球第七。
从经济总量来讲,中国前进了七位,到了第二位;印度的进步也不小,前进了六位。可中国的 JDP 总量增长了 58 倍,印度只增长了 17 倍,中国超过了印度。
再从人均 GDP 来比较,2017年中国为 8583 美元,印度为 1852 美元。其他数据与事例就不说了,‘兔子’超过了‘乌龟’,这是中印两国比对的第三个回合,中国完胜印度。
印度可不服气。2012年中国 JDP 的年度增长率下降到 7.7%,2015年又下降到 7%以下,而2015年印度的增长率超过 8%,超过了中国,这下印度来了精气神,分析来分析去,印度与中国相比,有几大优势:
第一,巨大的人口红利。中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印度的人口正当时,金字塔形的结构,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数量将近 8 亿,占总人口的 65%左右,25岁以下的年轻人则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帮助印度站在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的前列,这种优势还还将继续三四十年。
第二,卓有的教育。从数字上看,印度的教育是比不过中国,不管是识字率,印度的 74% 对中国的 96%,或大学比率,印度的 7% 对中国的 12%;或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学数量,印度的‘0’对中国的‘4’(不含香港与台湾),印度都比中国差一大截。但是在有竞争力的人才方面,中国总是落在印度的后面,以致美国驻印度前大使都调侃,说“硅谷是印度的殖民地”。
近年来,印度每年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达到 100 万人,远超美国与欧洲。在当今社会的经济界中,我们看到一串名字和头衔,他们都曾是印度的学子:拉贾·古普塔(麦肯锡咨询公司前总经理)、尤曼格·古普塔(甲骨文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维克特·梅利滋(花旗集团前副主席)、拉科什·甘格沃(美国航空公司前总裁)、阿伦·萨林(沃达丰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维·马努德(高盛合伙人)、阿伦·纳特瓦力(贝尔前总裁)、桑达尔•皮查伊(谷歌的CEO)、塞特亚•纳德(微软公司CEO)、拉克希米•米塔尔(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的CEO)、安舒•贾恩(德意志银行联席CEO)、英德拉•努伊(百事可乐公司CEO)、拉吉夫 • 苏里(诺基亚CEO)等。
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就是只有部分人成才,也会形成巨大的生产力。至于另外一部分人的‘不成才’,对满足社会多样性的需求,降低社会生活成本,不见得是坏事。
第三,友善的发展环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开始抵制中国的崛起,欧洲也不友善。印度可是他们的好朋友,输入先进的技术并不困难。
第四,良好的制度。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主的制度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内在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是投资、劳动和生产率。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印度的经济增长靠得是提高生产率,具有内在性,更有利于经济的持久发展。
前三条优势确实存在,‘制度’的优势值得商榷,至于‘语言’优势、‘人种’优势等,那是瞎掰。
从现在起,到建国百年,也就是2050年的时候,印度的发展速度会经常超越中国,经济总量超‘中’也有可能,尤其是在‘兔子’再次睡着的时候。
欢迎光临 国际军棋 (http://bbs.gjj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