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棋

标题: 战略性解读: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用“觉醒”一词的深意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军棋    时间: 2012-3-17 16:59
标题: 战略性解读: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用“觉醒”一词的深意
战略性解读: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用“觉醒”一词的深意

——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前进是怎样形成的?

2012年3月14日这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的闭幕了,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问,其间,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有关涉及政改提问时,说道:“当然,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温总理在这里用“支持、积极、创造”等词都感觉正常,亦好理解,而用“觉醒”一词就非同一般。

“觉醒”乃醒悟、觉悟之同义词也。醒悟意指在意识上由模糊而转向清楚,由错误而转向正确。觉悟意指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对事物的认识及其发展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

但是,“觉醒”一词用在具有政治意义的表达上,不仅有上述之意,更重要的它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特征,换句话说,“觉醒”一词还与时代、时间的“槛”特征有关;也常常与“唤醒”一词配用;有“觉醒”,就必有“呐喊、唤醒、召唤”在前在先。如,从晚清到北伐时期就常常用到“觉醒”一词,“9.18”到抗战时期常常用,在反帝反封建时常常用,反复辟反倒退时常常用,推翻蒋家王朝时常常用,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前进时常常用,当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也常常用。

从国家的大局、全局上讲,一个国家有好的命运和前途及进步的,换句话说,决定一个国家有好的命运、前途及进步的,通常是依靠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的仁人志士们,而不是普通民众(即网上戏曰的所谓“P民”),但是,仁人志士们有责任有义务主动去唤醒普通民众,使之觉醒起来,并将广大的普通民众组织起来,上升并形成“人民”这个政治概念,亦使仁人志士越聚越多,从而共同努力使这个国家朝着好的前途的方向前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前进往往是这样形成的。尤其像中国这样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那更是如此。

正如,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或从远古到今天),为中华(华夏)民族立有“齐天盖世功勋”之功的七大“超级圣人”之一的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讲得很对!非常正确!

但是,又如“超级圣人”毛泽东所说:“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在这里,“超级圣人”毛泽东说的“人民”,是要靠“我们”去“组织”的,要“组织”就要去唤醒、宣传、发动,才会使之觉醒,以让“我们”把人民组织起来;毛泽东说的这个“我们”,就是指国家仁人志士们。的确,“人民”是需要国家仁人志士们去组织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的“P民”。

譬如,(过去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范畴,凡接受了“我们”的召唤而觉醒的,站到了人民一边参与抗战的,他就属于“人民”范畴;而拒绝“我们”的召唤,投到了日本侵略者怀抱里的,是些什么人呢?大家应该清楚吧。再譬如,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范畴,凡接受了“我们”的召唤而觉醒的,站到了人民一边的,他就属于“人民”范畴,如国民党起义将士等;没有接受“我们”的召唤亦未觉醒的,丧失了站在人民一边的机会的,是些什么人呢?大家亦应该清楚吧。

有“觉醒”,就必有“呐喊、唤醒、召唤”在前在先。本[战略与诡道•智库]对温总理在这里又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之时还用了“觉醒”一词,深感非同一般。当然,温总理此时使用“觉醒”之意,暗示着对九年来的“呐喊、唤醒、召唤”工作不大满意;也暗示着国家仁人志士们(主要是党的先锋们)今后的工作——唤醒民众、启民觉醒、组织人民以共同的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是非常艰巨与繁重的。

温总理此时的“觉醒”之意,也包括告诫大大小小的为官者们,为官的也需要“觉醒”,觉醒怎么样的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并高度的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觉醒怎么样的为政一方、造福于民,觉醒怎么样的不各自为政不另搞一套不搞花架子,觉醒怎么样的克服官僚老爷的派头、行为、作风,觉醒怎么样的拒腐防变、不玩小姐不包二奶、不海吃海喝不花天酒地不公款消费不奢华公务、不买官卖官不官商勾结鱼肉民众、不过分的摸民众“腰包”(暗指民生物价年年大变样、货币贬值等负担)、不为配偶子女漂洋过海而做“裸官”、不为自己乱加薪补贴等等,觉醒怎么样的领导人民、组织人民、团结人民去取得更大更新的成就与辉煌。如若大大小小的为官者们不觉醒,也还是属于未觉醒的“P民”,甚至连“P民”还不如。

从中国在全球战略的实际现状来看,中国的发展与强大,是要逐一的攻克占领数个“制高点”;首先要集中优势兵力(甚至置其他的坛坛罐罐于不顾)攻克的第一个“制高点”就是国家经济实力;第二个是教育与科技;第三个是军事“制高点”;等等。当前的中国,就处于在攻克占领第一个“制高点”时期。就常识而言,攻克占领第一个“制高点”时,往往困难最多最大、损失也较大,问题也较多。中国的发展改革进程亦是如此。今日之中国成就,就是中国仁人志士们去组织起“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第一个“制高点”占领了,稳固了,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一的攻克占领其它“制高点”,当第一个“制高点”弄巴适了,后面的包括国际政治的“制高点”、军事的“制高点”等的占领,也就好办得多了。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智慧、能力、耐心(甚至忍耐)及勇气的,也更需要中国广大民众的“觉醒”与理解、支持、拥护。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改革到了个“槛”,过去了的“文革”只有深刻的沉痛的历史教训,没有什么经典、精华可取。凡是为“文革”正名、翻案、复辟,甚至所谓的借鉴,以嘲弄今天的好时代的,都是不可取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与过去的梦想“拖着长长的辫子满街转”的复辟者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里,本[战略与诡道•智库]亦认为,为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只要当今的中国仁人志士们不绝,就会努力的奋斗每一天。




欢迎光临 国际军棋 (http://bbs.gjj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