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谈谈“穷人原子弹”——化学武器 采访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3 0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与现状
1、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为何在诸如一战、二战、越南战争等战场上被“青睐”?
化学武器之所以被青睐,更主要是它杀伤性强,而且廉价,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称为“穷国的原子弹”。如在“一战”期间交战国双方大量使用的氯气、光气、芥子气等化学武器,就造成百万人伤亡。在“二战”期间更是被轴心国广泛使用,如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大量军民伤亡。对于日本这样的缺少资源的国家,杀人的子弹还需要钢铁和火药,但化学和生物武器则不需要这些昂贵的“耗材”,一点点化学试剂就足以让一支军队丧失战斗力,如塔崩、沙林、棱曼、VX等这些神经性毒剂更是威力巨大。越战期间,鉴于越南林深叶茂,美军大量使用了几万吨“落叶剂”破坏森林植被,目的是对付善于在丛林中作战的越南军队,但造成数万平方公里森林污染,也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两伊战争也是如此,伊拉克军队正是使用化学武器才最终与伊朗签署停战协定。就连“恐怖分子”也对化学武器十分青睐,最典型的就是,1995年,日本恐怖组织“奥姆真理教信徒”在东京地铁里施放沙林毒气,造成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共造成五千多人受伤,其中有12人死亡,14人终身残疾。由此可见,化学武器破坏力十分巨大,因此也是国际公约所限制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催泪瓦斯属于化学武器吗?它的应用,是不是说明一些对人体无害的化学剂可以在正常的国防和安保工作中使用?
催泪瓦斯当然是化学武器的一种。通常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包括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催泪瓦斯就是刺激性毒剂,主要用于对人的眼睛、面部皮肤、呼吸道造成强烈的如火烧般的刺激,双目无法睁开、喷嚏咳嗽不停。由于这类化学试剂对人体没有实质性危害,故主要装备各国执法部门,也就不是国际条约限制使用的对象。

当下冲突中的化学武器使用
3、化学武器的使用已经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以及舆论的谴责,可是西方国家依然有“叙利亚政府会使用化学武器”之类的担忧。您认为为何西方总是炒作这一话题。
一方面是因为叙利亚确实拥有大量神经性化学武器,如沙林、芥子气等。这类武器在叙利亚内乱中,西方国家担心化学武器库失控,落入到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分子手中,对叙利亚民众、政府军乃至反对派带来极大威胁,这类恐怖袭击会让“西方式布局”陷入失控状态。另一方面,叙利亚的未来不排除反对派与国际社会,甚是西方国家武力干涉,这就让西方国家担心一旦自己武力介入会遭到叙利亚政府军的化学武器抵抗,造成国际干预部队和反对派的重大伤亡。毕竟叙利亚曾高调宣布拥有化学武器,并警告将在遭遇外国势力武力打击情况下动用,但不会针对平民。这也就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决定武力干涉叙利亚问题时不得不三思而行。

4、在现代战争中,化学武器的用途和价值何在(它是不是像核武器那样,更多具有威慑性)?既然受到国际公约的禁止和舆论的谴责,为何化学武器依然有市场?
化学武器的最大意义还在于威慑力而非实际意义,毕竟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维护一些国家安全的“看家宝”。研制核武器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小国家、弱国家和穷国家都是无力承担的,但化学武器的得到可以有很多非常渠道,甚至可以从国际市场上直接“买到”,这就让这类武器成为“廉价、易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如同叙利亚政府军现在一样将化学武器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杀手锏武器”来警告国际社会勿轻举妄动。

破解与销毁

(据美国《防务新闻》2012年7月25日报道,美国空军新近列装的一种重达3万磅(约13.6吨)的超级炸弹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投入实战。这种被美军称为巨型钻地弹(MOP)的可怕武器设计之初旨在摧毁深埋地下的掩体,消除深埋在掩体里的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随着叙利亚局势的持续动荡,美国开始担心叙军储备的大批化学武器的安全。美空军暗示如果有需要,将用这种超级炸弹炸毁叙军化学武器储藏库,防止它们落入恐怖分子手中。据称,在销毁生化武器时,巨型钻地弹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装药量超过5300磅,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化学毒剂分解,减少后者泄露带来的附加伤害。)

5、看到这一新闻后,我能不能理解为这种巨型炸弹是“破解”化学武器的利器?目前,有没有一些国家拥有反制化学武器的装备?
美军这类巨型钻地弹主要是针对深层地下掩体下的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是可以摧毁深层高价值战略目标,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爆炸后产生的高温分解化学武器的有毒试剂成份。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做好应对化学武器的各类准备工作。一般而言,化学武器只能对毫无准备、缺乏训练和防护设备差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对训练有素、有着良好的“三防能力”的高技术军队来说,化学武器的使用效能就会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也就会让敌人考虑是否使用化学武器,并最终动摇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决心或计划。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部队就是做好了应对萨达姆军队的“化学武器战”,并以战术核武器震慑萨达姆不要轻举妄动,最终让伊拉克的化学武器没有发挥任何效力。化学武器的反制其实很简单,现代军队广泛拥有各类“三防器材”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三防”主要是指“防止核生化三类武器的伤害”。这些器材是用于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侦检、防护、洗消、急救。此外,很多武器装备,如舰艇、战机和车辆等自身也都具备“三防能力”。因此,就算对方使用了化学武器,自己只要处置得当,就可以很有效减少这类武器的破坏力和危害程度。

6、2013年俄罗斯将拨款208亿卢布用于销毁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是不是与核武器类似,其储存、销毁过程也很困难?
的确,化学武器的储存和销毁与核武器类似,都是比较繁琐的,尤其是销毁更是代价不菲。化学武器试剂研制出来之后需要在特殊环境下保存,而且有一定的使用时间,超过期限就需要报废销毁。销毁化学武器需要对该类化学特性十分清晰,尽可能减少在销毁过程中带来的危害。但客观上讲化学武器的销毁费时费力,资金投入相当大,对环境的污染风险也很高。如果对陌生的遗弃化学武器销毁更是威胁重重,如日本在中国遗留的大量化学武器,就需要日本掏钱派人来实施销毁工作,以免误判销毁不当带来对当地环境的污染。目前,销毁化学武器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将毒剂直接焚烧,但对环境污染较大,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中和,影响环境较小,但需要完全掌握化学武器特性。如日本在中国销毁化学武器就使用了先进的移动式销毁技术,它完全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可确保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销毁这些化学武器还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麻烦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08:54 , Processed in 0.0606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