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9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哈格尔辞职背后不能说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5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光文 于 2014-11-25 09:58 编辑

哈格尔辞职背后不能说的原因

闫 桥 / 文

新闻晨报25日02:20综合报道:路透社和CNN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已正式接受了国防部长哈格尔的辞职。纽约时报此前认为,哈格尔的离职可能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对应对埃博拉、IS等工作的不满。尽管白宫官员表示,哈格尔的离开是他和总统共同的决定,但CNN证实他是被奥巴马“劝退”。
早先凤凰资讯24日22:19,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将辞职。

据《纽约时报》网站24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要求其辞职。周一,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重重压力下被迫辞职。路透援引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称,奥巴马接受了Hage的辞职。哈格尔辞职正值民主党参院惨败和美国国防部陷入恐怖分子困扰之时。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24日将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哈格尔辞职一事。

我们注意到,美国及各路媒体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乌克兰危机极其影响,拿什么埃博拉病毒和IS当托词无非是要拿其做挡箭牌而已。应该说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后果是西方与俄罗斯的新冷战,如果没有把很好地应对好俄罗斯这个被奥巴马认定的世界头号威胁的原因算在内,那就是在刻意回避,我认为这应该是哈格尔提出辞职的主要原因。哈格尔实际上已成为事实上的美国政治的牺牲品,是在为奥巴马中枪,因为美国的军事战略离不开奥巴马的参与制定,国防部长其实也是总统军事战略最忠实的执行者。比如在乌克兰危机中,奥巴马就宣布首先放弃军事选项,打击伊斯兰国武装也是,不派地面部队只进行空袭也是出自奥巴马之口,但不曾想,对于游击形式的ISIS武装来说,真犹如高射炮打蚊子,其效果肯定是非常有限的,而这肯定不是来自哈格尔的无能。

应该说,在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是坚定的,他也想借化武问题对巴沙尔政权来个一举铲除。我们看到一开始他下得决心是很大的,但他又不乏“机智”,借俄罗斯的提议来了个“化武换和平”,应该说使美国避免了一场干涉主义战争,否则即便为奥巴马树立起了强硬形象,但美国的日子也并不会好在哪里,或许会更糟,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是普京救了奥巴马,但奥巴马却并不领情。

实际上美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也算是比较拿捏得准,因为对手毕竟不是别人,尽管俄罗斯从常规军事实力上讲并无法与美国加盟友相提并论,但美国还是怕被反咬一口。说实话,如果美军真敢联合其盟友采取军事介入,那就很可能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相信奥巴马不是不知道,他敢担其骂名?他敢把美国拖入劫难?所以他只有采取军事以外的选项。

应该说目前美国在军事战略上是“满盘皆输”,仔细分析它没有在任何一个方向有实质性突破,反而其军队内部倒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战略核部队出现的丑闻了。去年,美国蒙大拿州的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多名军官被解职,92名核导弹发射人员涉嫌在基地参加能力测试时作弊。随后,美国海军证实还有34名负责发射核导弹的军官涉嫌作弊。丑闻不断的美国军方随后开始了整顿军纪行动。除了考场舞弊丑闻,过去几年里,美国军方也一再传出多名将领因为酗酒、搞婚外情、非法赌博等不当行为而被解除职务或是接受调查。就在本月13日,哈格尔表示,美国核部队多次爆出丑闻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资金、高官不重视以及士气低沉。他要求部队从上至下进行改革,或投入数十亿美元解决管理问题。看,他又在伸手要钱,这对于削减军费捉襟见肘的美国政府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从这点上看他确实也不适合做国防部长了。

总得看来,哈格尔的辞职是奥巴马有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要把对自己的无能指责全部归罪于别人,从而完成中期大选后自己的形象再造。因为奥巴马还有两年的任期,他不想在四面楚歌中面对剩下的日子,更不愿意碌碌无为。他力图为自己打造新形象,甚至通过支持希拉里参加下一届大选来争得更多的支持。应该说,奥巴马在目前政治格局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员上的调整来表明自己的政策的变化,但实际上因为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要高得多,所以不管奥巴马再努力他也无法挽救已经丢失的民心,而对于反对党来说更是这样。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5-19 07:01 , Processed in 0.0751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