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7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期待广西将功补过让山里娃有个温暖的冬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1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期待广西将功补过让山里娃有个温暖的冬天
作者:空中飞



  【江山•时事聚焦】报道:近日,“最冷寒冬”里广西山区小学生穿凉鞋睡凉席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吉林、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资捐物,不仅101个孩子的铺盖问题马上解决,他们的衣物、鞋子等也在源源不断的汇入学校。然而就在大家传递感动、聚沙成塔时,一直声称没有物资来源的当地有关部门却拒绝设立物资接收账户,并要求记者停止呼吁爱心人士的捐助,理由是不想戴上“灾区”的帽子。还有人甚至抱怨爱心人士电话太多,不懂得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惊喜”(1月20日人民网)。救助特困者是一种美德,当远在外省的民众,知道广西山区的小学生们在数九寒冬仍然缺衣少被,穿着凉鞋上学的报道后,人们纷纷施起援手,捐款捐物,当地民政部门首先应该感谢这种善行,应该高兴,对这样的好事应该支持和赞扬。协助爱心人士实现他们帮助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们的生活早日得到改善这才是正理。怎么反而说出不想戴上“灾区”的帽子这样的话来呢?这实在让人伤心不已。
  原来记者近日在广西天等、大化等大石山区校园采访,在驮堪乡孔民小学,刚刚打过午休起床铃,看到每张床上都有两三个孩子从不到1公斤的被窝里钻出来。身下的凉席捂不暖手脚,孩子们只能把宿舍门窗紧紧关上。顾不上室内散发的异味,6岁的许丽媛一边咕哝着“好冷”,一边赶紧穿衣,穿着凉鞋向操场跑去运动取暖。校长农康宏告诉记者,这里绝大多数孩子是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2012年初当地团委与一家慈善机构取得联系,捐资5000元,他才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床50元的被子。没钱买褥子,凉席从夏天垫到冬天。而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陆川县等一些山区小学都存在类似的情况。目前,广西中小学校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141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2.5%,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天下之大真是怪事繁多,一边是一些贫困县早已富得流油,仍不退去贫困县的帽子,一边是广西山区真贫困,却不愿接受资助。小孩子冬天还在睡凉席,这难道还不是贫困灾区吗?既然不肯承认是灾区,那你当地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民政部门怎么没有给这些小学生改善生活环境,给他们提供御寒的物品过冬昵?现在记者实地采访后,通过媒体呼吁,人们献上爱心,你们又反感什么呢,难道面子就这么重要吗?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形象,无疑就是外人看不到的“里子”,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顾“里子”,政府的这种面子更令人寒彻。宁愿让孩子们穿凉鞋和睡凉席过冬,也不愿意接受爱心人士的捐助,这种思维要不得。如果说,社会捐助是股“正能量”,那叫停捐助之举,不异于泼了一盆冷水。为了面子,不顾孩子权益的里子,足见政绩天平的失衡。与此遥相呼应的,还有地方热衷争夺“贫困县”头衔。尽管一个是避讳,一个是争逐,指向的却都是利益主宰下的政绩“苟且病”。
  此时的气温,正是中国最寒冷的季节,虽说广西是南方,也许与北方相比冬天不会冻入骨髓,但冬天就是冬天,在南方同样也会有透骨的寒意。平时人们在外面哪怕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加毛皮靴子都感觉不是很暖和,更不说孩子们穿着的是夹衣与凉鞋,想想心里都感觉特别心酸。如此贫困超出了人们想象力的极限,这甚至比一般意义上的“灾区”更像灾区。面对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爱心,谁也没有想到当地政府突然叫停拒绝受助。他们认为被贴上“灾区”标签后,这是形象污点,很丢人。面对捐助,官员们认定已经让其“脸”挂不住,恐怕不日就会源自上峰的压力要问责,随时点他们的炮,到时候一些懒政、不作为,肯定要被刨根问底。如此说来,这些官员的眼光不可谓不深远,他们已经超脱了表象,看到了深入骨髓的要害之处。他们不是在为孩子们着想,而是为自己的前程着想。因为“灾区”的曝光会影响当地“改善民生”的政绩,这一秘密不容别人泄漏出去。
  灾区的帽子,谁都不想戴,也能理解。没有一个地方官员希望自己在任期间,政绩不明显,或是政绩出现倒退,更没有一位政府官员愿意把自己的辖区定义成“灾区”,除非是天灾的发生,又无法隐瞒。这就是自己不愿解决,也无能力解决,却又拒绝别人帮助的真实动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政府管理部门长期“懒政”,粗糙而简单的工作方式暴露无遗。在权力者看来,因为接受捐赠,就意味着自己属于“灾区”,这在外人特别是上级面前是丢了大脸。这就跟很多地方明明十分贫困,却又偏偏要通过数据造假,或者跑部钱进做工作,也要摆脱贫困的帽子。因为脱贫是一种政绩考核,对权力者能带来巨大的好处,还会继续升职发财。
  在他们眼里,自己的位子比孩子似乎更重要些,而政绩的肯定与否自然和上峰的脸色有莫大的联系。正如有网友评论说,在上位者的眼里,那些穿着凉鞋的小孩是羞处、是伤疤必须遮住,所以才将爱心援助挡在门外。可是如此这般并不能将伤疤消除,而且还会有伤势恶化伤疤化脓的危险,贵州毕节的6名流浪儿童惨死的悲剧犹在眼前,难道还要让小学生们也活活冻死不成?再说了你要是觉得这是个伤疤,早干嘛去了,不会连给几个孩子买几双棉鞋的钱都没有了吧,如果真穷到了那个份上,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别人的援助呢?官员拒绝捐助的目的,就是想抑制事件的持续升温,降低事件的影响,躲避公众对他们的批评。与其说当地政府官员不想戴上“灾区”的帽子,不如说是他们怕被拿掉自己头上的“官帽”。
  山区贫困,时有耳闻,那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没有想到穷到这样的地步。当地政府为何不敢坦率地承认事实呢?这都是虚面子害的。孩子的境遇如此让人不忍,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尚思齐心协力施以援手,对救济之职责无旁贷的当地政府部门该如何作为不言而喻。在孩子的艰涩境遇面前,政府的救济职责无可旁贷。就算真如当地政府辩解的,缺少物资来源,没能力为孩子生计兜底,仍有责任缺失的成分。为此反思都来不及,就急于为社会捐助“设障”,何尝不是“二次渎职”?它加剧了孩子们的不幸,也将涉事部门置于“伦理亏空”的恶名下。为了虚面子,连民生的里子都不顾了。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领导要面子,受罪的却不是领导,而是其治下的民众。居然置穿凉鞋睡凉席孩子于不顾,干出为了面子拒绝爱心的事情来,天理不容。无视民生而强调面子,表面来看是虚荣作怪,其实在潜意识中,更是政绩思维作怪的结果。
  本当政府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还不接受爱心人士的捐赠,如此打肿脸装胖子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将心比心,若是某些政府官员的孩子也像这些山区孩子一样,你们能坦然吗?毫不客气地讲,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天灾,恰恰是人为原因而形成的人祸。难怪我国至今还有好多地方未能脱贫致富,也难怪我国还有许多地方民生多艰,除却自然因素难以抗拒外,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排除的是官僚主义的人为因素。官僚主义害死人,此话在今天这个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并非危言耸听,广西的大石山区就是明显一例。小学生在如此严寒的季节,没有棉鞋和褥子,穿着凉鞋在户外活动,铺着凉席睡觉,这种情况难道相关的教育部门官员不知道吗,笔者觉得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是知道这种情况而无动于衷,那么我认为当地的教育部门的官员有点麻木不仁、太冷血了。这种残酷的现实环境,放在任何一个当地官员的子女身上,恐怕他们都不会答应,为什么到了普通百姓子女身上,这些就一定是他们所必须承受的呢?当地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应该反思。
  讳疾忌医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对捐赠避而远之,一来受冻的不是自己,与自己没有什么利益联系;二是顾及民生只是口头上的表达,若其与自己的利益诉求相背离,自然也就无以引起重视。如此欲盖弥彰的做法,背后是权力取向的失位。当政绩思维成了当权者挥之不去的指向之后,一切不利于其利益的东西都有可能遭受扼杀。民生福祉若不能为其带来好处,那么一切有利的东西都很难获得重视和放行。山区孩子受冻如此,拒绝爱心捐助同样如此。这充分说明那些只顾面子,不顾民生里子的领导,根本就不可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用的是公权,谋的是私利,这样的领导要他何用!
  既然当地政府要拒绝外面的救助,说不定也是个好事,要面子不要紧。一定意义上,要面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关注民生的一个动力。面子该要,值得探讨的是如何要面子。如果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接受教育,那才是政府最大的面子。既然出现了媒体报道的这幕“寒相”,那就应该想方设法尽快去将功补过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让我们好好看看当地政府是怎样表现,为了赚足自己的面子而努力的。是不是真正快速行动起来,配给孩子们新鞋子穿,新被子盖,公众都在看,希望当地政府不会让公众失望。期待当地政府要有敢于亮家丑的决心,才能实事求是正确面对困境和挑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山区贫困的原因或许很多,地方官员虽然不用为此承担责任,但至少也应在内心深处对老百姓抱有愧意,至少也应该希望并积极为群众脱贫、解困作出努力,至少应该在爱心人士对贫困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你可以不作为,但至少不能阻挠别人的作为,这是为官的底线,否则真是“不如回家卖红薯”了。如果这次解决整个山区学校确有困难,财力有限做不到,就紧急畅通救助渠道,尽快让山区娃不再饱受饥寒。还应追责究竟是谁、是哪个部门在人为梗阻,从而让爱心归位,让政府此后起承转合的救济路径一路绿灯。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之前,社会性的善举,只能依赖于地方政府“不捂盖子”的虚心之举。这要求地方政府,以一颗坦诚之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也要求官员抛弃家长作风,把百姓不再当成棋子和工具,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孩子的鞋子,而非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前程。切不可因为政府的面子,而让群众感觉政府的行为让人心寒。要采取切实的行动,让广西所有的贫困山里娃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2013-01-2123:05: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13-2-28 03: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支持你时事评论家——汪汝学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5-19 06:43 , Processed in 0.0789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