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0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减少雾霾灾害政府与公民都应给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减少雾霾灾害政府与公民都应给力
作者:空中飞



  【江山•时事聚焦】报道: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较差,部分地区交通严重受阻。预计今天1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仍将持续,但明天开始,受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大多超过400,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按照技术标准,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属于严重污染。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监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1月15日新华网)。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多地交通因大雾天气受到影响,多地高速公路、机场封闭,航行船舶被迫靠岸。各地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引发了舆论热议,空气质量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给政府敲响了警钟。
  阳光、空气、水,这是生命的三要素,注定是让人无处可逃的东西。雾霾的迟滞不散、生态的蝴蝶效应、民众的健康问题,空气污染的“副作用”已经演变为公共卫生事件,值得警惕。环保部官方网站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北京、石家庄、邯郸、保定以及吉林省长春仍属于重度污染,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中央气象台今天继续发布雾霾黄色预警:全国17省区市雾霾继续,预计从明天开始才能逐渐好转。雾霾究竟是个怎样的东西?环保专家指出: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目前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雾霾,罪不在“雾”,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霾。它主要是排出的汽车尾气,其次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如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以及大量汽修喷漆、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综合作用造成的。和台风、暴雪的“暴脾气”相比,“温柔”的阴霾看似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但实际上,它对人体的伤害丝毫不逊前者。说明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丰富了,而环境却彻底被污染了,连空气都没有放过,国民照样会活在恐惧和烦恼中。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
  糟糕的天气致使各地呼吸道患者人数增多,市民罹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风险大增,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则雪上加霜。雾霾天气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建议年轻人出门最好戴口罩,缩短外出时间,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驾驶车辆应控制速度,确保交通安全。北京市教委12日已经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北京市部分区、县学校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
  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包括交通受限、航班延误、病患增加。新华社报道:从13日开始,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多条高速公路已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石家庄机场因能见度低致使多趟航班延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部分航班受影响,青岛流亭国际机场60余架次进出港航班延误或取消,近5000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京广高铁亦因严重雾霾,导致动车断电而受阻。雾霾天气使北京、济南、武汉等城市各大医院里,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7至8倍。近一周以来,仅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门诊量都接近一万人次,其中五成是呼吸道疾病。环保部承认,目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仍在持续,多地遭受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拥有一片蓝天白云的宜居环境,已成了国人共同关注的强烈渴望。
  雾霾虽然属于自然灾害,但空气污染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多地方在发展的时候,惯性思维还常常被“GDP第一”所左右,这必然会衍生出重招商引资轻环境保护、重解决就业轻污染处理、重财税贡献轻空气质量等一系列逻辑。这些逻辑的可能结果就是污染进一步增加、蓝天白云不断蒙尘、民众呼吸进一步困难,当下出现的“雾霾灾害”将更加频繁。现在是到了需要通过全方位的治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了,来控制雾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政府官员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出现。
  网友称北京空气脏得象鬼子放了毒气弹,这既是无奈,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人们闻到刺鼻的焦煤味后喘不过气来确实很不舒服。城区普遍长时间达到6级极重污染,即最高的污染级别。在这样的环境下,众多网友自嘲为“人肉吸尘器”,调侃称“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还有网友用“爆表”来形容北京的PM2.5浓度值,很多地区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而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值应该低于100。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全是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恶果,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前的冲突,我们都应认真的反思。全国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让民众备受煎熬,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人们的视线,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其实雾霾并不是今年突然出现的“景观”。近些年每到秋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普遍遭遇雾霾天气,给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媒体和社会对于空气污染的讨论。只是一般只有二天时间,就自然消失了,它来得快去的也快。在吹散雾霾天气的同时,也带走了那些痛心疾首的反思、信誓旦旦的承诺。人们之所以没有重视这种现象,主要是心存侥幸,似乎不需要做什么努力,只需坐等东风一吹就完事。尽管随着PM2.5的宣传,人们对于这个危害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有所耳闻,但很多人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想到这次达到一个星期之久,还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延长,都是个未知数,这才都慌了手脚,面对这场严重雾霾,分析、质疑、批评、建议等各种声音和观点也纷至沓来。政府官员也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性,表示要通过平时的环保努力,减少和避免雾霾的发生。中央台《新闻联播》更是采取头条长时间播报,各大网站亦将其放在首位显著位置,有的做出了专题。
  昨天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说明中国的环境压力增大,整体形势仍在恶化。因为空气污染,它通过较差的市内或环境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环保部14日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继续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要求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把灰霾天气数量和相关监测数据与官员政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灰霾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不重视生态的报复,希望我们的官员对生态平衡要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中国环境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治理虽有一定收效,但问题的严峻性没有好转。宏观原因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汽车王国”。这一场灾害性的大气污染事件,警示我国当前的发展方式如果不做调整,只会窒息我们的前景,最终无法实现我们富国强民的理想。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
  发生有毒的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空气污染具有全覆盖性,只要身处其范围内,谁都逃不掉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那反过来说,减少雾霾发生,大家都可以出一把力。改善空气质量,共建生态文明家园的着力点仍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就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经济道路了,那就必须转型,实施低碳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企业来说,不能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换取自身的经济利益,那样的代价将是我们后代所承担不起的。作为政府部门也要以身作则,带头减少“公务车”的使用频率,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作为市民也要尽量少开私家车多主动做出低碳环保行为,多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雾霾天气发生后,政府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逗留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要动用科技手段,用人工降雪或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减少极端天气对城市生活居民的影响。
  治理“病态”空气,不仅关乎决策机制问题,更是对民生取向的拷问。环保部门不能只当生态修复和事故处置的“消防队”,也不能只当严防死守环境风险而疲于奔命的“守门员”,环境保护必须充分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平时要加强执法监管,对有污染的企业进行监管,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彻底整顿治理,对那些落后的产能,必须关停淘汰出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迫在眉睫。治理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发生,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公民义务,仅靠政府单兵突进始终势单力薄、难以奏效,亟须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参与,只有共同推进空气“净化工程”,举全国之力,才能根治雾霾威胁,才能使我们的地球慢慢绿起来,天空才会再现明媚透彻。
  2013-01-1518:23:2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13-2-28 03:12 | 只看该作者
小小莱芜都雾霾,何况千万人口大城市。
3#
发表于 2013-3-6 15: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大自然对中国强拆狂建的惩罚。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5-19 04:26 , Processed in 0.081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