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8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中国再次跃居采购俄制武器榜首引关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2 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中国再次跃居采购俄制武器榜首引关注

                     陈光文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尽管近期发生俄罗斯国防部部长换人、中共中央军委换班,11月20日仍将按计划召开俄中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上的重要议题仍是,向中国提供苏-35S战斗机、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生产的军用运输机伊尔-76的可能性。加上年初中俄两国签署的两个大型合同即52架米-171直升机和140台AL-31F航空发动机,这样已知的中俄两国军购项目就达到了五项,而且,在这次北京会议上中俄有可能还将讨论新的合作项目。
  由俄罗斯传来这一消息,显然证明消息的准确性,也证明中国在时隔近10年之后将再次拉开由俄罗斯进口武器的大幕。
  虽然如今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得以恢复,但是双方之间的合作特点却已有所改变。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自俄罗斯采购的武器,涉及陆海空三军的各类武器装备,几乎是来者不拒。但是,现在,在中国短时间内国防技术和国家实力出现大幅提升之后,中国已经变得挑剔起来,事实证明,中国只会选择那些能真正提升自己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新型高科技武器装备。
  其实,俄罗斯曾拒绝向中国出售某些敏感武器技术,比如,某些导弹产品、战略轰炸机以及最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对此,中国只能选择自力更生,而且也不想受制于人,因而,在近几年里在上述方面获得很大进步。并且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中国对俄制武器技术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急迫和照单全收。
  从这次俄罗斯媒体披露的对华军售清单来看,除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是原来禁售的之外,其他都是俄罗斯积极向中国推销的产品。尽管如此,中俄武器销售的恢复仍表明中俄关系朝有利于中国的方面转变。中俄关系的这一转变可能预示着两国政府的最高层已经克服了俄罗斯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担忧。
  而在中俄军售“冷淡期”,中国利用俄罗斯发动机及其配件的新型武器制造正在加深两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相互信任的增长,为俄中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可以说俄中军事技术合作新的高潮再次到来。虽然有所担忧,但俄罗斯仍再次同意向中国出售某些先进系统,这对中国不断增强军事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中国持续增长军事能力,主要是为应对亚太日益紧张的军事政治形势,对中国来说再次大量购买俄罗斯武器也可说是明智的选择。这可保证对威胁中国安全的日益严峻的挑战作出迅速反应,应对美国战略重返亚太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俄罗斯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还可带来政治方面的好处,为中俄两国未来共同应对美国对彼此构成的新挑战打下基础。因为中国使用这些俄制武器主要用来遏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也能帮助俄罗斯减轻来自中国的压力。
  但同时,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在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上获得很大进步。令外界感到神奇的是,在中国的报道和展会上,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中国制造”已成为明星。很多长期关注中国国防发展的美国防务专家表示,“频繁出现大批新装备,其中很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而且技术性能已开始大幅超越邻国”。但美国专家同时认为,虽然中国军工产品的种类与质量都有大幅提升,但与美国最先进的军备相比,中国军备仍落后10~20年。
  对此,不能不引起中国的重视,在西方国家仍保持对华军售禁运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俄罗斯。据俄军工新闻网报道说,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要比以前所认为的状态更乐观。2011年俄罗斯13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总额里面,中国市场占15%,意味着俄罗斯对中国供应的武器和技术装备价值接近20亿美元。今年中国向俄罗斯购买了米-171直升机、二手伊尔-76MD大型运输机、AL-31F发动机等,仅这些大宗项目就达16亿美元以上。再加上这次即将签署的新大额订单,在印度军购兴趣转向美国之后,中国有可能会重回采购俄制武器最大国的地位。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从俄罗斯进口的新型武器可以帮助中国实施超视距作战和精确打击,以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中国的策略。特别是正在商谈的采购S-400反导系统、苏-35战机和伊尔-76改进型运输机项目,将会帮助中国军方在西太平洋的对峙中占据主动。在南海和东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形势下,中国再次对俄制武器装备表现出积极的采购兴趣,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cgw316于2012.11.2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6 19:56 , Processed in 0.079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