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科院:中国每年约六成GDP被跨国资本剥夺抽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0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科院:中国每年约六成GDP被跨国资本剥夺抽走
2013-01-09 09:33:36

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研究显示,中国每年被剥夺抽走的“血汗财富”大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左右。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8日在北京对外发布《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称,国际资本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分类定位国家角色,形成以美国等为代表的“寄生消费型”国家、以中国等为代表的“劳动生产型”国家、以沙特阿拉伯等为代表的“资源供给型”国家。

作为全球“劳动生产型”国家,仿佛“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正在当下中国上演,国家财富流失触目惊心,国家由此付出巨大“健康代价”,主要表现为“肌体过量失血”、“根基营养缺乏”、“成长动力失调”、“生存本钱耗竭”四大病灶。

——肌体过量失血。虽然创造出30多年经济高增长的“中国奇迹”,但“高速度、高外储、低利润”的经济增长导向,“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高通胀、高代价、低福利”的经济增长属性,使得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资本一体化浪潮之下名副其实的“打工仔”,是全球的“奉献者”、“输血者”和“牺牲者”,而非一些西方学者指责的中国是全球最大“幸运者”、“搭车者”和“受益者”。

——根基营养缺乏。由于联合起来的资本对劳动的无情掠夺,使得广大普通劳动者“相对贫困”、“资富劳穷”和“中产塌陷”,导致国家成长的根基极度缺乏营养。过去近30年,中国资本[3.50 -1.69%]回报率上升迅速,而劳动力回报率增长缓慢,资本与劳动力回报率严重失衡。

——成长动力失调。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病态特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失调、失衡。

——生存本钱耗竭。过度劳动、过度生产的生存方式,让今天中国的生态环境“赤字”不断攀升,自然资本“透支”持续恶化,人类生命服务支持系统“负债”累累。美欧等跨国资本为追逐利润,将资源能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变成肮脏的“生产车间”或“世界工厂”。(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5-19 05:34 , Processed in 0.0786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