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神秘提升战备等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9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神秘提升战备等级


7月3日,负责本土保卫的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异常罕见地神秘提升战备等级,三大州所有的基地均进入B 级战备状态,而这一级别的战备状态显然跟美国国庆安全警戒无关。那么,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的B 级战备等级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为了应对何种不明威胁呢?

★防空防天司令部B 级战备 夏延山指挥中心昼夜不眠

当地时间7月3日,美联社等主流媒体得知,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下属所有的基地罕见地进入B 级战备状态,无人解释原因,五角大楼发言人,白宫总统新闻秘书在被媒体问及其事时均三缄其口。

不过,防空防天司令部的军官私下向记者透露说,防空防天司令部有五个战备等级:“正常”、“A级”(低级)、“B级”(中级)、“C级”(高级)和“D级”(最高级),此次防空防天司令部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科罗拉多州、加利弗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所有的防空防天军事基地全部进入“B ”级战备状态。

其中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自冷战结束“9•11”恐怖袭击之后鲜有提高战备状态,因此此次进入提升战备状态可谓非同寻常。夏延山指挥中心提升战备的意味取决于它的地位。该指挥中心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西南郊海拔2233米的夏延山下,距地表400多米深处,上面覆盖380米厚的花岗岩石,它是美军最坚固的固定指挥中心。从1956年开始修建,历经10年于1966年交付使用,它不但是美国、加拿大联合防空系统的总部,而且也是美国战略C3I所有重要预警系统情报的汇总点。

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包括作战指挥中心、导弹警戒中心、空间防御作战中心、防空作战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等,是一组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建筑物的墙壁用钩架支撑的钢板焊接而成,以减少核爆炸产生的电磁效应,全部建筑物坐落在近千个螺旋弹簧和液压制动器上,以防止核爆炸引起的震动或地震的破坏,所有出入口和通气道均用防爆阀门密封,内部设备完善,据称它能经受核武器的直接命中。该指挥中心有供电供水等生活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供1800人工作30天左右。

这次最为罕见的是,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满员值班”!

★觉得朝鲜会突然发射远程导弹?

尽管美国军方和政府均拒绝解释突然提升战备的原因,但国际军事观察家和政治分析家立即将这事跟所谓的朝鲜导弹试射联系起来。

虽说朝鲜导弹试射风波有所平息,但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却接到美国最高指挥当局下令的密令:只要朝鲜真的试射导弹,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立即启动导弹防御系统,拦截朝鲜的导弹。

本周一,朝鲜中央社引述朝鲜党报的说法,美军在朝鲜半岛举行战争演习,屯集武器弹药,并且派驻最先进的间谍飞机,就是为了向朝鲜发起挑衅,进而对朝鲜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为此,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全力以赴做好还击准备,并且会用核战争来还击。”

对于防空防天司令部突然提升战备,军事观察家认为,很可能是刚刚进驻韩国的U-2S型战略侦察机捕捉到了更加确凿的朝鲜导弹活动迹象。由于该型机在沿朝韩边境地区上空飞行的时候,可以直接观察到朝鲜“大浦洞II”型导弹的发射阵地,因此某些“不安的迹象”让美国觉得朝鲜导弹试射在即,于是下令提升战备等级做好应变的准备。

★担心彗星意外威胁美国安全

还有一种可能与朝鲜导弹无关,而跟4日凌晨从地球附近掠过的彗星有关。

2004年12月10日,林肯实验室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将其命名为“2004 XP14”。小行星“2004 XP14”属于在越地轨道上飞行的阿波罗小行星家族的一员,直径在410米到920米之间。
当时科学家们计算结果显示,“2004 XP14”会在7月3日世界时(UT)的4点25分(美国东部时间的上午12点25分或者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日的下午9点25分)逼近地球。届时,“2004 XP14”与地球间的距离为432308千米,仅是月球与地球间平均距离的1.1倍。

科学家们为此曾经非常担心,比如说爱尔兰天文观测家戴维•阿瑟表示:“尽管这颗彗星不会撞地球,可如果万一发生的话,那么可能会灭掉一个中等国家!”

由于美国是在这颗彗星飞行轨道下,因此防空防天司令部肯定要担起最为重要的监视角色。事实上,防空防天司令部当天可能是接到了白宫直接下达的“空间目标监视”任务。

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任务是对重要空间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跟踪,确定可能对航天系统构成威胁的航天器的任务、尺寸、形状和轨道参数等重要目标特性;对目标特性数据进行归类和分发。空间目标主要指卫星,包括作的卫星和不工作的卫星,同时也包括各种空间碎片,如进入空间轨道的助推火箭、保护罩和其他物体,还包括进入地球外层空间的各种宇宙飞行物,如彗星和小行星。

空间目标监视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不仅可以帮助确定潜在敌人的空间能力,还可以预测空间物体的轨道,对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对己方空间系统的攻击进行告警等。

职责所致,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非常有可能执行这种“不寻常的任务”。

小资料:北美防空司令部

当二战结束时,美国还没感到空袭的威胁,因此一直没有设置防空机构,直到1947年底,美国空军才正式成立了防空司令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但随着1949年苏联的第一次核爆炸、待别是轰炸机性能不断提高及其空中攻击力量的逐渐增强,美国明显加快了防空体系的建设,明确了其防空作战的对象是苏联,主要目标是轰炸机,主要作战方向是北方。

由于加拿大位于美国的北方,因此若与加拿大共同投资,建成能统一对付苏联的防空系统,那么在美国的北方就可以形成一道防空屏障。而加拿大则想利用美国的财政和技术优势,落得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因此两个国家在相互利用的心态下,从1954年开始筹建能统一指挥北美大陆防空力量的防空机构。1958年5月12日,美加两国签订了《北美防空司令部》协议,宣布“授权一个统一司令部对两国提供的防空作战部队实施作战控制”,并将建立“北美防空司令部”。1962年,投入巨资兴建的北美大陆庞大的防空系统正式建成。当时的武器装备包括:防空战斗机2600架、“波马克”地空导弹发射架439部、“奈基”II地空导弹连275个、各种防空预警雷达460多部、控制中心68个、空中预警飞机77架,在北美大陆上撑起了一把防空大伞。

北美防空司令部是一个以美国为主体,联合加拿大组成的多兵种联合防空司令部,其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彼得森空军基地,司令由美国一位空军四星上将担任,副司令由加拿大空军司令担任,它直属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

《北美防空司令部》协议有效期为10年,期满后继续延长。为适应“空间监视、导弹警戒等有关职责”,1981年5月12日美国和加拿大又签订了《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协议,协议中规定把“北美防空司令部”改名为“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

其基本任务是尽早发现和掌握来袭的空中和空间目标,争取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供指挥官进行分析判断。作出相应的决定,执行必要的防空措施,以保卫北美大陆的安全。统一管理和指挥两国的防空力量,其中包括对导弹和飞机的各类预警系统、空间监视和跟踪系统,各防空区的探测跟踪与拦截武器系统。

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按地理位置把北美大陆划分成美国大陆、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图1)三个大防空区,其中美国大陆又分为东北、东南和西部三个防空分区;加拿大分为东、西两个防空分区;阿拉斯加一个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9 16:19 , Processed in 0.0797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