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37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雅安地震——美国专家早在08年就预测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0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专家分析汶川周边余震风险
(法新社巴黎7月6日电)据3位地质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震级达里氏8级的中国5月12号地震加大了沿某些断层发生余震的风险,而这些断层位于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
靠近汶川地震震中所处的龙门上断层,研究人员发现了“ 压力传输”区,大地震的构造移动在那里导致周边的断层的压力。
地震地区位于西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间的地质交界处,结构复杂,既有能横向移动的断层,又有可纵向移动的断层。
5月12号的大地震造成约9米的地层移动。
据科学家们说,这些移动减轻了对一些断层的压力,包括一个位于成都这个大城市动部的纵向断层,而成都加上周边共有1100万居民。
不过,这个大都市西南面的情况则不同,那里的压力沿着一些断层在加大,特别是雅安,这个城市有居民34万人,它所在的地区居民达1500万。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的地质勘探局的汤姆·帕森斯对法新社记者说,从其它大地震的后果来看,“地震压力”沿着这些断层的增加足以导致大量的余震。
不过,地质学家们依然无法预测这样的地震何时发生以及震级是多少。
1999年,土耳其西北部的迪兹杰发生了7.1级的地震,而就在此前不久,伊兹米特发生过7.4级地震。相反,苏门答腊岛2004年因印度洋巨大海啸遭遇了9.3地震,而另一场8.7级地震则是在数月后发生。
有些余震可能会在数年后突然发生。
帕森斯认为,‘危险期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5月12日大地震过后,中国目前超过6级以上的余震只有几次。
徐书记,此文转自《参考消息》2008年7月8日第五版,烦请给大家一个踏实的解答,不然,会引起民众恐慌!
回复内容   请光明同志查出该报,分析,并对如何正确对待专家言论予以释复。
                       徐孟加
                       7.8 晚
书记信箱管理员 2008-07-09 09:42:19

“雅安人”朋友:
你好!
你给书记信箱“请引起高度警惕!!”的信,徐书记在第一时间就批给了我们,要求“分析,并对如何正确对待专家言论予以释复”。现回复。
1、地球并不安全,世界并不太平。我国是多自然灾害,多地震国家,几乎每年都有灾害的发生带来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减灾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坚持防灾减灾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把防灾减灾工作做在平时,全面增强全社会综合防御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一旦自然灾害、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象汶川地震这样特别重大的灾害事件毕竟是少数。
2、汶川8.0级大地震,导致了大量的余震发生。目前,余震区已发生余震16000多次,其中:4级以上232次(4-4.9级199次,5-5.9级28次,6级以上5次),最大为5月25日发生在青川的6.4级。当前,余震区的余震仍在发生,但中强地震的频率降低。余震发生的趋势仍在专家分析、会商意见中。论文列举了大地震后发生大余震的例子,当然也有大地震没有大的余震发生的情况,如2001年我国昆仑山西口发生的8.1级地震就没有大的余震发生。当然,有的余震的发生可能会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失去具体的时间概念,对地震的任何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
3、大地震发生后,地壳应力调整过程中,周边有的断裂带应力上升,有的下降。一般说来,应力增加的断层发生地震的概率会大一些,应力下降的断层发生地震的概率会小一些。但某个断裂带的应力增加,并不意味着该地区近期一定会有地震发生,除非这个断裂带本来就接近失稳状态,应力增加才可能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至于某个断裂带到底积聚了多少应力,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破裂,则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汶川大地震后,除余震区发生大量的余震外,在青海、西藏地区发生了8个5级以上中强地震。我市石棉也发生了4.2级中等地震,我市其余地区尚没有3级以上地震发生。
4、雅安属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大断裂带交汇于我市西南附近地区,长期以来,中小地震时有发生。我市及邻区历史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4次,但人们活动的主要地区没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这次汶川大地震给我市带来了历史上因地震造成灾害损失最重的一次。“6.18”石棉4.2级地震属于该地区正常的地震活动。目前,掌握的资料及宏观异常看,我市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5、帕森斯等人的论文所做的只是地震危险性分析,而不是地震预报,他们的研究无法给出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和震级,但对于我们研究地震是有参考价值的。
  谢谢你给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地震部门一直密切关注雅安地震活动动向,采取措施,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后,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地震的监测、观测,强化了震情跟踪,加密了震情趋势会商,及时掌握地震动向、及时分析、及时报告。
        雅安市地震局
        2008.7.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军棋发明人、站长张家来:

      大震必有大干旱,有旱必有涝,有大“蓄”必有大旱震。后春大雪、大寒必有震。
三峡不放水 西南多灾难! 世界将来为水而战!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01:29 | 只看该作者
预报胜过救灾
——人民不乐意死伤后被人救灾、支援,只愿地震部门和媒体能地震的预报告诉人民。
人民要求并不高。
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的大国为啥不预报?公元前张衡就发明了地震仪,为何5000年后,火箭卫星上了天,一个小小地震预报不出来?还是个别政府知道地震不预报?

请听听人民之心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22:46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

地震预报了会造成大动乱——唐山、汶川、雅安等无数地震这么惨也没出现小动乱和大动乱。
有人说:脸厚可以预报地震

意思是:地震局为了要脸所以不预报地震。

地震局自己要了脸,然而地震地区的千万家庭却造成了惨!惨!惨!惨!惨!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03:36 , Processed in 0.0739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