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大举进军美国后院:拉美将成新战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4 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大举进军美国后院:拉美将成新战场
       2013-06-24 07:46:27

   西班牙《起义报》21日发表莱昂德罗·莫根菲德的评论,指出在近十年在从拉丁美洲后退以后,华盛顿现在试图应对挑战,巩固它在本地区的霸权。在查韦斯去世以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的措施,力求主实现上述目标。1991年前总统老布什曾提出一项庞大的泛美计划:“美洲倡议”。美国的想法是建设一个大的自由区,将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延伸到最南端的火地岛。前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继续坚持“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新自由主义赌注,但是由于本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出现了拉丁美洲一体化的选择计划,美国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在阿根廷马德普拉美洲峰会上遭到失败。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小布什将反恐战争列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并且接连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在拉美以及其他地区展开战略收缩,以将战略重心放在大中东地区,拉美完全被排除在美国所关注的焦点之外。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为了遏制与打压中国的崛起,美国开始重新制定新的国家战略,逐渐降低反恐战争的地位,并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开始撤军,急于从阿伊战争的泥潭中脱身,以便将重心放在防范与遏制中国的问题上,由此制定了美国“重返亚洲”的国家战略。而在美国集中精力搞乱东亚局势之时,在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的努力下,左翼势力在拉美逐渐壮大,并且出现了一个排除美加之外的拉美一体化新局面,使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一落千丈。

  在美国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亚洲之时,中国和俄罗斯却趁机增加了在拉美的存在,俄罗斯的大量先进武器销往拉美,并且与多个国家存在紧密的准军事盟友关系,而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存在优势互补,双边的经贸合作进展顺利,“中国制造”的商标已经遍布整个美洲大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时代已经来到了拉美。中俄两国在拉美的一文一武,似乎明显是针对美国,白宫一直宣称拉美是美国的战略后院,而就在美国全力在中东和亚太围堵中俄之时,北京和莫斯科却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拉美,被美国视为固若金汤的拉美后院,在不到数年之内被中俄所瓦解,美国不仅被排除在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之外,并且多数左翼拉美国家成为反美的急先锋。

  当美国将中国周边局势搞乱之际,其暮然回首才发生自身后院也并不安静,其已被多数拉美国家拒之千里之外,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去世之后,美国才有了重返拉美后院的机会,为此美国重新制定了在拉美的应对策略,意图重新夺回其在拉美的影响力。首先美国推动与美洲南方邻国贸易和金融关系,与此同时积极采取外交上的主动措施,打压和削弱其在拉美地区的挑战者和外来威胁者,特别是以委内瑞拉为首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和中俄为首的新兴国家。就在美国准备以查韦斯去世为契机,在拉美展开排华压俄削弱委内瑞拉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突然展开对拉美三国的访问,三国也以罕见的高规格接见习近平,引来全世界的热议和目光。习近平结束拉美之行之后,媒体爆出中国企业将参建尼加拉瓜运河的消息,更让美国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中国的崛起得益于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就注定了与美国的意识形态相冲突,不管中国如何插手亚非拉美事务,美国都不会允许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不管中国如何小心翼翼发展与拉美的关系,美国都不会允许中国在其后院立足。美国能够成为世界霸主,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物质基础,而美国要想长期维持世界霸权,军事是一个必要的手段,但意识形态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似乎是维系美国世界霸权的重要环节。而中美两国意识形态的不同,注定了两国之间的对抗难以避免,无论是中美在亚太刀光剑影,还是在拉美地区明争暗斗,中国都不可能屈服于美国,否则也就意味着北京承认美国的世界霸权,甘心放弃自己的发展道路,将所谓的“中国梦”寄托在美国的普世价值之内,但这种情况似乎不可能发生,中国要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与美国的对峙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除东亚和中东之外,未来拉美也将成为中美对抗的新战场。(作者:冯善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16:25 , Processed in 0.0578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