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8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对菲律宾动武或不可避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5 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对菲律宾动武或不可避免
2013-06-25 08:39:31

央视23日援引菲律宾媒体马尼拉标准今日报消息称:在仁爱礁局势剑拔弩张以及美菲军演举行前夕,菲律宾斥18亿美元军购提升军力,意欲捍卫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此前中国执法船只曾将仁爱礁外围包围,以切断菲律宾对仁爱礁驻军的补给,在十余天的对峙和较量之中,菲律宾舰船尝试补给驻军的所有努力均遭失败,中国政府也放出狠话,绝不允许菲律宾以任何形式的补给重返仁爱礁。而在菲仁爱礁驻军面临“弹尽粮绝”之时,中国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给菲律宾补给船只放出了一条通道,以便于给菲驻军提供物资和淡水,结果菲律宾得寸进尺,反而将了中国一军,不但对驻军进行了补给,而且还进行了人员轮换,让中国数月以来的努力腹死胎中。

  此前菲律宾曾通过国际会议多边场合及法律手段,在南海主权争端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并以此博取世界各国对菲律宾的支持,但最终都是劳而无功,多数国家并不会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交恶。事实上在南海岛屿纠纷问题上,美日处于对自身利益的需求,对菲律宾的支持较为真实,两国不仅在外交上默许菲律宾的所作所为,更在军事上给予菲律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作为对美日援助的回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甘当美日的马前卒,成为两国对抗与遏制中国的急先锋。在即将举行的美菲大规模联合军演之际,菲律宾不惜出尔反尔对局势趋紧的仁爱礁采取实质行动,并叫嚣“粉碎”中国对仁爱礁海域的封锁,而菲防长更是放言可以在不通知中方的情况下采取任何行动,菲律宾明显是想借此次军演进一步试探中国在南海的底线。

  菲律宾在南海的立场之所以趋于强硬,其主要是搭上了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和日本“下南洋”战略的顺风车,在与中国存在岛屿纠纷的所有南海国家中,菲律宾不仅是最大获利者之一,也是挑起南海冲突的“搅屎棒”。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菲律宾被美国视为其在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美国公开插手南海事务的借口,更是围堵和遏制中国的东南桥头堡。美国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不惜余力支持菲律宾,一方面是为了重返马尼拉基地,实现美国驻军菲律宾的计划,加大对菲律宾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控制;另一方面给菲律宾若隐若现的错觉,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挺而走险,给中国制造更多的麻烦,利用菲律宾牵制中国,以完成美国在海上和陆上对中国的包围。

自钓鱼岛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遭到中国前所未有的反击,在中国反制措施的实施下,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逐渐面临困境,而为了转移中国的注意力,摆脱日本在钓鱼岛不利的局面,日本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海,以便实现其战后最大的“下南洋”战略。菲律宾作为反华的急先锋,加上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日本自然会与菲律宾套近乎,为此日本不仅在外交上对支持菲律宾对南海利益的诉求,更在军事上和资金上给予其大量援助,意图将菲律宾打造成日本“下南洋”战略的桥头堡。为了在南海问题上给予菲律宾实质性的支持,转移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予日本的压力,日本准备向菲律宾提供10艘巡逻船,用于菲律宾在南海的维权行为。事实上日本援助和支持菲律宾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是将菲律宾打造成日“下南洋”战略的桥头堡;另一方面是挑起菲律宾与中国的冲突,转移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的压力。

  日前在岛屿纠纷问题上,中国已经被逼上墙角,没有多少牌可出,但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杀一儆百是完全有必要的,军事手段或许也是解决岛屿纠纷的最佳选择。当前在菲律宾的逼迫之下,中国不能一退再退了,有必要给菲律宾上一课惨痛的教训,以便做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从目前的种种情况来看,中国拿菲律宾开刀势在必行,因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是闹的最凶的国家,更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的帮手和战略支点,其军事实力也是南海各国相对较弱的一个,中国很容易能在最短时间内击败菲律宾,并且损失也非常小,所以说在南海问题上对菲动武势在必行。(作者:冯善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13-8-4 19:24 | 只看该作者
强帖终于出现,要顶的啊,谢谢楼主












超级p57   超级p57减肥 超级p57减肥效果怎么样 P57 产后减肥
3#
发表于 2013-12-28 00: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国防,关注国家安全。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9 19:13 , Processed in 0.0878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