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反击钓鱼岛 美日对中国做最坏打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8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击钓鱼岛 美日对中国做最坏打算


  25日报道,据《朝日新闻》,日本海上保安厅已经向冲绳海域调配一艘排水量为3100吨的大型巡逻船,以强化对中国船只在钓鱼岛海域活动的应对措施,当日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日本首相安倍向记者表示,日本自卫队若获集体自卫权,其活动区域将不受任何限制,自卫队已经为东海的利益做好一切准备。与此同时,美军刚刚向普天间基地增派12架“鱼鹰”倾转旋翼飞机,目前在冲绳普天间机场部署的“鱼鹰”已达24架,几天前驻冲绳美军司令已经放出狠话,一旦钓鱼岛发生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驻冲绳美军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的规定,立即派遣“鱼鹰”开赴钓鱼岛,与日本自卫队联手快速实现“夺岛”。实际上一旦钓鱼岛有突发事件的发生,“鱼鹰”运输机可在一个小时之内到达钓鱼岛,这将大大增强日本的军事运输能力,并很有可能在未来军事冲突中获胜。


  日本单方面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之后,野田政府担心中国会采取强烈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武力攻击钓鱼岛,为此日本与美国紧急商议,决定美军向冲绳部署MV-22鱼鹰运输机,以应对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钓鱼岛冲突。“鱼鹰”部署在普天间机场的消息传出之后,立刻遭到冲绳县民众的极力反对,但美日却不顾冲绳民众的反对,强行将12架“鱼鹰”部署在普天间机场,对此,美军的解释是为了以《美日安保条约》为依据,在钓鱼岛发生不可控的状况时,能够快速抵达钓鱼岛附近空域,遏制危机的扩大化,以维护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的利益。实际上美国一直宣称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其仅仅承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管辖权,并且强调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支持任何一方,但美军威胁派“鱼鹰”赴钓鱼岛的做法,表明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嘴上说着不介入钓鱼岛争端,但事实上在此问题上却极力帮助日本。


   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美日两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日本一方面积极备战钓鱼岛,另一方面与美国合力制定钓鱼岛作战计划。此前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一直持模糊立场,但自从中国在钓鱼岛占据上风之时,美国就开始转变其先前的立场,在钓鱼岛问题上明确华盛顿的立场和底线,美国政府的表态和做法,明显是在警告和威胁中国,以制止中国在钓鱼岛的强硬攻势,维持中美日三方在钓鱼岛的力量平衡。当前美国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鲜明,并且愿意协助日本夺回钓鱼岛,主要原因是中国执法船只对钓鱼岛海域巡逻的常态化,加上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介入争端,中美日三国在钓鱼岛的战略平衡已经被打破,美国担心若不及时加以遏止,中国将毫不犹豫突破第一岛链的围堵,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为此美国不得不在钓鱼岛争端中公开支持日本。


  自钓鱼岛冲突爆发之前,借助美军“鱼鹰”实现“夺岛”,在日本自卫队的岛屿防卫作战大纲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事实上中日一旦在钓鱼岛发生夺岛之战,战争很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十小时内分出胜负,但若没有美军的支援或者介入,日本仅靠联合夺岛部队以及基本的运输支援,很难能在时间上占据优势。但若借助美军的“鱼鹰”运输机,不仅能够增加日本自卫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能将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和大量物资在一小时内到达钓鱼岛,帮助日军争取时间上的优势。为应对未来解放军有可能的登岛,美日从去年频频加大登岛和夺岛的联合演习,强化日本自卫队岛屿登陆作战能力,磨合两国军队之间的配合与默契,以提高未来钓鱼岛登陆作战的效率和胜算。

   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安倍政府,用“鱼鹰”警备钓鱼岛是既定政策,从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并没有停留在口头,其对中国在钓鱼岛日益活跃的举动已经感到不安,美国当初单方面将钓鱼岛移交给日本,主要是为了给中日制造矛盾,以便两国之间相互牵制,使美国坐收渔翁之利,但中国并没有按照美国的计划行事,而是一味地在钓鱼岛采取强硬攻势,导致中美日三方在钓鱼岛的力量失衡。很明显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定会在钓鱼岛问题上公开支持日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之下,美军也会直接军事介入钓鱼岛,以击退中国在钓鱼岛的攻势,维持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从而达到中美日三方在钓鱼岛的战略平衡。  

    2013-09-27 07:52:2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13:10 , Processed in 0.0549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