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8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参与网络讨论 有益身心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8 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与网络讨论 有益身心健康

闫 桥 / 文

我比较热衷于网络讨论,最近大家围绕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一问题展开了热议。有网友认为咱们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与韩国、台湾、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都有所重叠,而最关键的就是涵盖了钓鱼岛,中国要与日本“对等”防卫钓鱼岛的意味非常明显。如果中日在钓鱼岛“防空识别”都不相让,那么必然引发冲突。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日在钓鱼岛都 “防空不识别”,钓鱼岛成为真空地带,中国与日本都不防卫。
在我看来,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智慧之举,中国不仅机会抓得好,而更重要的是强硬度在大幅提升,其目的就是要把美日势力从这一区域挤出去,真是大快人心。
下面我精选几位网友的发言,从中可以窥见出中国现代草根社会对军事战略的关注程度与分析水平,其中虽然有一些观点显得不够成熟,但也不影响讨论的总体效果。我觉得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讨论是排遣个人孤独的最好方法,是个人苦思冥想结论的社会化检验。所以讨论不仅是个人思维与群体思维的大融合,更有益于万花丛中的采撷,在思绪飞扬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心,更强化了学习。

安徽电信:
这次划界 真正的看到祖国的向心力 激情了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

山西网友:
这个东海防空识别区划得好,实在是振奋人心!我建议会写诗的写诗,会打油的打油,会饮酒的饮酒,共同庆祝吧!几天来就是激动,感觉比过年还愉快,浑身那个爽呢,出气也顺了,感冒也好了,就是感觉痛快!!!

北京网友:
以后发言人也别那么多废话,就说一句话:“一个二战战败国都能画防空识别圈,我们战胜国为什么不能画”,时刻提醒日本,你是战败国。

中国网友:
很及时,就该强硬起来!

网友一路莲花:
较量已经到面上了!哈哈,太完美了!这一划,将军!一盘棋活了!笑看美日抓耳挠腮。周密分析几点体会:    1.其实美日深知中国这一划早已经之前做足了功课。即没有强大的军事准备和稳固的外交效力和运筹,当然还有国内局势的牢固把控和自信,否则是不能出台的。    2.当然时机也选择准确,恰在菲风灾美日超级表现当口,说明中国审时度势的战略人才储备很丰富哦,可喜可贺!    3.虽然有被逼上梁山的味道,但是目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以及中国周边军事形势险象环生迫不得已必须为之。    4.信息化以及全球化趋势导致未来战争要素:面积、距离、空间都被急速压缩,军事变革导致战争模式骤然改变,未来必然会压缩空天领域形成激烈竞争。    5.虽然世界还不太适应中国这一前跃,但这是经济规模和军事规模的相匹配必然要迈出的一步。    6.钓鱼岛究竟钓住了谁?立刻见分晓,这一划变被动为主动,美日会醒悟吗?看来美国醒过来后会拍醒京巴狗的。理和据均出自自身创造,妙!    7.钓鱼岛不会变成真空区域,否则那是中国自己扇自己耳光会贻笑大方。关系到国家信誉和意志,尤其是不惧战争的意志的对外宣示,否则会引起一系列后患,功亏一篑的。也就是让对手度见了中国表里不一的软弱心态,这是战略家和指挥员的大忌!    8.害怕这一划会引发战争那是美日思维的跟班,安倍和奥巴马好渴望你那么想啊!怎么就不能做一回孙大圣洞悉美日的恐惧呢?!一句话——实力、自信、胆略决定一切!

网友没当上将军:

本期主旨是中日或“防空不识别”致使钓鱼岛成为真空地带,我认为刚好相反,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圈,除了阻止美日军机近海侦察,将大大加快我国对钓鱼岛实际控制的进程。我们都知道,防空识别圈,不是想划就能划的,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作支撑,一要有全空域的监测能力而且不怕监测雷达的频率泄露,二要有全空域持续的军机巡航能力,三要有全空域的打击能力,四要有阻止全面战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管控,否则就成国际笑料了。大家回忆一下,我国海上巡航,是由外向内,先外围常态化,然后毗连区常态化,现在是领海常态化,使日本从不习惯到逐步习惯到现在的默认。有报道说,日本现在对钓鱼岛海域,在国际上嘴上喊得凶,在国内实际上已经按主权争议处理,告诫其渔民“不要到那儿去”,当然其理由是与台湾签订了所谓的《渔业协定》。我国的防空识别圈,是在我国宣布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军后划设的。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圈的当天,两架军机就已经抵近钓鱼岛的领空巡航,也必将像海上巡航那样逐步由外向内,最后迫使日本不得不默认我国的常态化海、空巡航,进而实现我国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美日正是看到了再也不能近海侦察的现实和不远的将来我国实际控制钓鱼岛的结果,才对我国设立防空识别圈大跳脚。

网友zhaollei:

其实,我觉得向中国这样的大国早都应该明确自己的防空识别圈,只是以前设置了,可能我们限于自己的国防实力也无法实际保证,现在,随着国防实力的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完全可以满足防空识别区的需要,另外,我们为什么首先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圈,背后剑指何方,可谓不言自明,近几年中日之间矛盾重重,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十八大三中全后之后,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那么关于国家安全的事情,肯定会一步一步完善,建立防空识别圈也就水到渠成,再者,日本东海和美国联合针对中国的动作频频,我们建立自己的防空识别圈,就是在告诉美日,寇可往我亦可往,中国虽说坚持和平崛起,但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是不会因此发生动摇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防空识别区内适当发生相关冲突,以此传达相关信息,表明我们还是会强力维护国家主权的。

网友黑猫警:

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子。只是当前“搁置争议”变成了“交互控制”。我相信中国当前也没有收复钓鱼岛的“燃眉之急”和准备。一系列的举措只是针对日本“国有化”举措的反制措施。顺带军事崛起的味道,日本也有类似意味。既然双方“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危险就是可控的,主持人的“都不识别”表述不准确,应该是相互识别,就像交互巡逻一样。这是一种僵持状态,但不是永恒状态。


泸州网友:

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的无奈之举,也是目前应对美日的唯一正确之举,虽然有可能增加摩擦的风险存在,但遏制了日本人可能的军事冒险,将日本人对我国可能的偷袭风险程度降到了最低点。不要管美国人的说三道四,也不要管日本人的什么抗议,还有澳大利亚人什么屁话,等等,那些家伙,无非就是几只或者几头蠢猪或者用屁股思考的蠢驴,它们可以把防空识别圈划到上千Km,一个舰队的防空识别也是数百Km,可以把那个圈划到中国家们口,怎么就不见说什么危害什么安全呢。我个人认为我们不仅可以这样针锋相对(当然这实属无奈),我们还可以划更多的防空识别区,甚至划定海防识别区(采取主动),只要他国的舰船进入该种区域,我们就要进行识别、跟踪、监视,只有这样才能遏制敌对势力的可能的战争冒险行为,才能把战争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韶关网友:

美日是叫嚷要冲突,而中国是要避免冲突,谁优谁劣一看就知道,就如中国23日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美国26日就有两架B-52轰炸机进入你的防空识别区,而你屁都不敢放一个,这无疑就是美日在扇你中国的耳光吗。只有我们积极的备战同美日的全面战争,像朝鲜军队一样展现军队的军魂,才能使我们的防空识别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识别区,否则我们的防空识别区就会成为美日战机的观光区。可悲的是中国所有的专家都相信中美日不会发生全面的战争,只会局部摩擦,看看美国的海空一体战。小日本的国防安全战略哪一个不是为打全面战争做准备。唉那些眼光短浅的专家才是中国战略最大的危险呀。

北海网友:

本人来自“铁血军事”的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士,对主持人的观点进行的反驳!反驳一:主持人对于钓鱼岛的主权意识模糊不楚!什么叫作“钓鱼岛真空袋”?用俗人话说,我去霸占你的东西,你我双方争执多年不下!然而多年之后我提出,这东西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的理论!那你是否会承认那原本是你自己的东西,却本就不属于你的道理呢?(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反驳之二“什么叫作钓鱼岛冲突”?用俗人的话说,我把定时炸弹埋藏在你家门口,对于你出门的线路我掌握一清二楚,只要你敢得罪我,我就炸死你。”这不是你想不想让我来你家门口的道理,而是我非要在你家口制作炸弹。”本人只是个“铁血军事”普通的中士而已,要是有什么得罪“战略网”的!那中士我就原谅你的无知好了。

网友准尉:

“铁血军事”的中士,你好,我是战略军事的准尉。反驳“反驳一”:“用俗人话说,我去霸占你的东西,你我双方争执多年不下!然而多年之后我提出,这东西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的理论!那你是否会承认那原本是你自己的东西,却本就不属于你的道理呢?(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这里的“我”是指日本吧。日本啥时候说过钓鱼岛不属于它了?我国说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日本说“尖阁列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这就是钓鱼岛主权争议。既然争议产生,那我国就承认争议、解决争议,难道我国也像日本那样痞子似地否认争议吗?反驳“反驳之二”:“什么叫作钓鱼岛冲突?用俗人的话说,我把定时炸弹埋藏在你家门口,对于你出门的线路我掌握一清二楚,只要你敢得罪我,我就炸死你。这不是你想不想让我来你家门口的道理,而是我非要在你家口制作炸弹。”这里的“我”也是指日本吧。日本可以埋炸弹,我国可以将这炸弹引信换了,就让日本在心里自以为得意吧,它下次再来我国家门口想制作炸弹时就炸死它。



希望大家多关注和参与热点讨论,集思广益,快乐身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17:07 , Processed in 0.0811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