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9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博客人与网络人的责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3 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客人与网络人的责任

闫 桥 / 文

今天有个重要收获,一打开QQ就发现有一位叫独钓一江秋的群友发了一段话:
独钓一江秋(1515188679)  10:59:55
友友们:
网络现在可以说也是一个涉外媒体,在我们的各个网站上,恐怕都会有成千上万双来自海外的“逡巡”的眼睛。我们的博客或我们的帖子,怎么样传递“正能量”,怎么样张扬我们民族的旗帜,怎么样给那一双双逡巡的眼睛以震慑,又怎么样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怎么和敌对势力争夺我们的话语权?我想,我们在网络上,是不是也该认真思考?
    今天我把自己和女儿的一次交流,献丑给群友,欢迎友友指正赐教!
我一开始没太在意,但等一会儿“独钓一江秋”先生果不然真的把给女儿的信发上来了,我仔细一看,这真是个老媒体人的心灵独白,里面不仅充满了对女儿爱怜,又在工作上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启发,我读后深有感触。实际上任何媒体和文章都是为表达和传播观点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因此他的这些认识值得我们所有搞文化传播人的学习。比如他讲的:“初写三年,世无敌手;再写三年,寸步难行!”这是进入新闻行当“自省的人”,才会有的切身感受。就是说,干了几年编辑记者,十八般体裁都上过手、写过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了、“没啥大了”、“没啥了不起”的,甚至觉得“没人比我写得好”了,从此飘飘然起来。这是干新闻甚至是各项工作的大忌。新闻作品决定于思想深度。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责任感,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政治敏感,是永远也写不出“有深度”的新闻的,这就是“再写三年,寸步难行”的由来。另外:优秀的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在浩繁的新闻源、新闻稿中“抓住显的(显而易见的重大新闻),挖出潜的(潜在的、潜藏甚至淹没在浩繁新闻源、新闻稿中的重大新闻),拼起散的”(将主题相关、相近的冗杂新闻组合整理,综合成为一篇新的重要新闻)的能力;应该具有指导记者捕捉有“含金量”新闻的能力;应该具有围绕中心任务,组织、协调记者“打新闻战役”的能力,而绝不是“一瓶浆糊、一把剪刀、一支红笔”的粘贴工、修补匠、涂抹人、复制者。——这都是长期从事媒体工作的经验和总结,还有:记者,锤炼的是嗅觉;编辑,锤炼的是思想。把嗅觉和思想有机、高度融合了,才是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他说:不仅仅是媒体一家有这样的责任,网络里的普通人也理应做到在涉外的事件中支持自己的国家。也尽管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会被遭遇留下伤心。尽可能的暂时放下,支持国家!今天所以把父女俩的一次交流拿出来献丑,是深感我们的网络里也应该张扬我们民族的正能量和我们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权也是我对个别人利用网络毁谤国家、党和政府、社会制度的态度的诠释!——说得真是太好了,让我感到了一种责任,尤其值得我们初学写作博客、论坛文章和整天泡在网络里的朋友学习,故此我特意转发。
下面就是他与女儿的交流,写得非常深刻感人。


致女儿——和女儿谈谈怎样做编辑记者
闺女,你好!
    爸爸刚才在网上读了几篇英国主流媒体发表的有关英国财长访华的新闻。这里,我复制几篇主要的新闻稿的导语或主要观点,借此,和闺女谈谈、商榷怎么做编辑记者。
   1、10月22日报道英国《卫报》网站10月20日刊发题为《奥斯本在中国——睁大眼睛,天真又无知》的文章,作者威尔•赫顿称,英国必须是一个开放贸易的国家,在寻求对外投资的同时欢迎对内投资。但将自己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廉价出卖给一个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利益都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国家并不是开放,而是鲁莽。近日在北京访问的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就像“小鹿斑比”(迪士尼动画形象),在中国这个大森林里天真地睁大了眼睛,对威胁毫无察觉。
    2、英媒:奥斯本对中国乞求怜悯 丢尽了英国脸面
       “这真是个好主意吗?”英国广播公司17日如此质问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质问他为何在华宣布允许中国核电企业在英国核电站项目中持股,甚至是持多数股。57年前的10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持启动全世界首座商业化核电站卡德霍尔核电站,让许多英国媒体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57年后,早已被挤出核电技术前沿的大英帝国竟将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核电站交给“一个共产主义政权”,而原因仅仅是“英国兜里没钱”。也许正因存在这样的纠结,中国广核集团将与法国电力公司合作为英国建设核电站的消息被一些英国媒体刊登在政治版,而非经济版
    3、 英国《每日邮报》“这是向中国乞求怜悯”,丢了整个英国政治阶层的脸。力促拥抱中国资本的奥斯本也被人打上“叛国”的标签。伦敦学者米歇尔说,英国核电站的引资条件难称诱人,现实是英国需要电,发电需要钱。
      
    闺女,你现在也做编辑了,你看了这几则新闻的导语,有啥感受?结合这几则新闻, 下面,爸爸想谈点自己的感受,顺便和闺女谈谈怎么做编辑记者。
    首先,透过这几则新闻的导语,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卫道士”——媒体人,是怎样“诠释”新闻的“客观、公正、无立场”的了(从中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记者是多么的爱国、饱含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高度的政治敏锐,饱含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极度关切与忧思,这是我们的新闻人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的!)——借此我想告诉女儿,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篇新闻稿件不融入、不饱含作者的爱憎、情感、政治取向——哪怕是一条简讯,它也体现着作者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爱憎、情感、政治取向,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作者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取舍、解读”。
    闺女,这里爸爸首先要告诉你,作为媒体人,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要有强烈的政治敏感,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这三个“强烈”的“源”和“本”,就是发自骨子里的对祖国、对党的不容置疑、更不能亵渎的爱(纵然党和政府内有这样那样的诸多不尽如人意、民意的地方。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是亘古不变的祖训)!作为一个媒体人,如果缺乏、做不到这三个“强烈”,就绝无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编辑、记者。
    望你平时多注意研究《参考消息》,透过这张新闻纸,你可以品读西方媒体人的语体风格;可以了解西方媒体人的新闻视角;可以研悟西方媒体人的新闻写作个性、习惯、风格;由此可以感悟西方媒体受众的阅读、欣赏心理习惯;可以看到西方媒体人擅长的把强烈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好恶驾轻就熟地融入自己“评述性新闻”之中的娴熟的“把控舆论导向”的“政治技巧”。在这一点上,现在中国的媒体人相形见绌——我们的媒体人和媒体教育机构,或许受西方的“新闻自由、客观、公正、无立场”毒化太深,才使我们在舆论的“话语权”上,是那样的弱势。
    你现在中国最高的媒体平台从事对外国际宣传,就要认真研究如何增强我们对外宣传的新闻的话语权的分量——既要让你编发的新闻接近、符合西方媒体受众的阅读、欣赏心理习惯,又要旗帜鲜明地张扬起我们的政治观点的大旗!作为一名编辑,就要致力于以高度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用你对原坯新闻稿件的再加工、再创造,升值新闻原坯稿件的价值、分量、力度!
    优秀的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在浩繁的新闻源、新闻稿中“抓住显的(显而易见的重大新闻),挖出潜的(潜在的、潜藏甚至淹没在浩繁新闻源、新闻稿中的重大新闻),拼起散的”(将主题相关、相近的冗杂新闻组合整理,综合成为一篇新的重要新闻)的能力;应该具有指导记者捕捉有“含金量”新闻的能力;应该具有围绕中心任务,组织、协调记者“打新闻战役”的能力,而绝不是“一瓶浆糊、一把剪刀、一支红笔”的粘贴工、修补匠、涂抹人、复制者。
    记者,锤炼的是嗅觉;编辑,锤炼的是思想。把嗅觉和思想有机、高度融合了,才是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你入行不久,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向身边的老前辈、老同志学习,向身边的每一个同志学习(“二人行,就有我师”——恕爸爸“篡改”孔圣人的话),向新闻专业书籍学习——你毕竟是翻译专业毕业,对新闻的“五个W”或许都是新鲜的。因此,在进入编辑记者的角色转换中,就要扑下身子,舍得比新闻科班的多下气力,弥补你在新闻专业的“先天不足”,不急,不躁;不馁,不骄。爸爸相信闺女,相信闺女的作风,相信闺女的实力!
   “初写三年,世无敌手;再写三年,寸步难行!”这是进入新闻行当“自省的人”,才会有的切身感受。就是说,干了几年编辑记者,十八般体裁都上过手、写过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了、“没啥大了”、“没啥了不起”的,甚至觉得“没人比我写得好”了,从此飘飘然起来。这是干新闻甚至是各项工作的大忌。新闻作品决定于思想深度。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责任感,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政治敏感,是永远也写不出“有深度”的新闻的,这就是“再写三年,寸步难行”的由来。
    恕爸爸坦言,由于信息多元、传播路径多元,为你们提供了涉猎广泛的便利,因此,你们这一代身上或许不太缺这样那样的知识 ,但政治意识、政治观念不够强烈(看了今天英国媒体人的报道,我们是不是该深刻反思、向人家的媒体人学习?!),尤其是这几十年在外来文化、特别是美国等西方文化的熏染下,价值取向标准弱化、甚至非化了——坦率地说,这是国家造成的,国家也为此蒙受了代价、并在为此继续付出着代价。
    今天女儿成为媒体人、尤其是对外宣传的媒体人了,爸爸思忖久矣,觉得应该和你聊聊这个话题,就算是“防疫针”吧——好在今天恰好有了英国财长访华报道的新闻由头——让我们父女和有心的国人见识了西方势力的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观念——或许西方媒体人“教育”地让闺女不再烦我是“陈腐”、不再讥我是“杞人忧天”了。
    祝编祺!
                              





                                                                老   爸

2013、10、2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17:06 , Processed in 0.0969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