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7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纪念毛泽东的全部含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5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毛泽东的全部含义

闫 桥 / 文
不管现时的中国人和今后的中国人喜欢不喜欢毛泽东,反正我是喜欢的。现时的中国人当然有不同的年龄层次,我是说像我这样出生在困难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人,应该称得上是勉强经历了哪个火红的时代,并经过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应该是有权力一番评价。总得说来,毛泽东是历史的选择,在毛泽东身上,凝聚了中国几千年以来全部的关于文化与斗争哲学的内涵,历史选择了他本身就说明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文化历史意识的水平,所以我们对历史经验只能借鉴,不能一概而否定之。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没有哪一个人能把中国变得富有极强的凝聚力,而这个凝聚力的体现就是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统一,用他的话讲就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走向了民族的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事,他做到了。因此,看待毛泽东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
我们可以把毛泽东的一生归结为两个阶段,即建国前和建国后。
建国前,他从一个对中国现状不满的知识份子走上了一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中国的道路,这也有历史的原因。他无疑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当然苏联的“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联革命的成功无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出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而共产主义的关于人类进步和最高理想的学说也激励着千千万万追求人间平等和幸福的人们为之献身。应该说,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和全体共产党人和民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奠定了世界大国和强国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如何管理和建设这个人口众多且幅员辽阔的国度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并把它中国化也离不开历史的选择。应该说,以集体化和国有化道路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为新中国向工业化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这是很值得称赞的。尤其“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即使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但面对世界超级霸权的压迫,中国人还是感觉舒了口气,使哪个时代的百姓具有了铁一般的意志。
按我看,文革是毛泽东的晚年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最后的拼搏,因此他把“反修防修”当做了重中之重。应该说,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尝试,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所以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为此中国共产党做了深刻的总结。
所以,十八大文件中说,我们不能把改革前与改革后“割裂开来”是正确的,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就是以建国后国家所取得的总体成就为基础的,邓小平功不可没,他给了中国第二个春天。
我们回溯历史就是要正确看待历史,不能把历史的错误归结到某个人头上,这样是绝对不科学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相对富足的社会,体验着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成果,这是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想都想不到的,我们现在完全有理由告慰这些为中华民族复兴而穷其一生的先辈们的英灵——革命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华民族一定能为世界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总结出的思想精髓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他那革命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豪情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继续影响着社会和我们人生实践,我想,这正是我们纪念毛泽东的全部含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17:07 , Processed in 0.0861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