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东亚将面临严峻考验
闫 桥 / 文
自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上午以首相身份,参拜了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后,直至今日中国并没有出台任何的针对性制裁措施,难道中国岂能只有抗议了事?
这两天我一直关注各类媒体的动静,比如罗援罗援建议在南京为日本战犯塑跪像,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制裁措施。另外网络上也有不少人出主意想办法,真可谓形形色色。有人提出“按照空海一体战的模式来它个陆海空大编队巡航”,日本敢开枪“那就不是巡航,立马改实战!”我看这纯粹是赌气,根本不现实。另外还有人提出:“我国中央政府应该强硬要求日本政府在规定时间内道歉并反省侵略罪行。即在规定时间内,日本政府如果没有道歉或者道歉不能让受侵略国家满意,我国中央政府就应召回驻日大使、驱逐日本驻华大使,将与日本政府的外交关系降低至代办的最低程度,民间自发理性组织抵制日货的活动,解放军加强训练整军备战。假如在一定时间内,日本政府如果仍然没有道歉或者道歉仍然不能让受侵略国家满意,我国就大规模撤侨;接下来还没满意结果的话,我国中央政府就坚决断决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我看这条还有点儿意思,表面上看可操作性虽然强,但真正去实行的可能性却没有,因为这其中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往往一招儿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影响中国的大国地位。
说到经济制裁,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把双刃剑,损害的是中日双方,中国政府号召的可能性根本就完全不存在。我想这首先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经贸交流法则,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运行就和经济市场化相背离了,也破坏了WTO的贸易规则,所以即便是央视做专家访谈节目也会把专家的“民众自行抵制日本商品”一笔带过,所以说,从政府的口中说出抵制日货是完全不可能的。
另外就是召回大使把中日关系降级的可能性目前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美国要求中国和日本两国改善关系,我们对此也有此类的承诺,如果就因为安倍参拜就立马进行外交降级,那等于中国主动偏离同日本恢复正常关系的轨道,责任自然在中国一方。因为历史上参拜靖国神社的不止是安倍,小泉前面还有好些人,如果中国首先降低外交级别就有使双方关系更加冷冻的可能,虽然满足了一些国内民众的呼声,但从现实效果更有激化两国矛盾的故意,所以对中国来说只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如何制裁日本目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安倍也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轻狂执意。但如果凭借民众力量来自觉抵制日货,往往形不成合力,效果也不会十分明显。这两天从电视里注意到,在刚才的节目中抗议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话音刚落,随后就是日系车的广告,看起来那么别扭,总感觉是对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种嘲弄,很不舒服。
我感觉中日关系才刚刚进入冰冻期,安倍的参拜只不过是他感到两国首脑会谈无望的一种自我沉沦,也是借机使日本努力挣脱战后秩序束缚的大胆。因为这种行为本身不止是使亚洲邻国不高兴,也会惹怒“宗主国”美国,所以,安倍的行为的确是拿整个日本来做赌注的冒险。我们现在所担心的不是别的,就是怕国际社会的举措无力而使其更加疯狂,所以2014,东亚将面临严峻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