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陆基反导 打破美国垄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4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陆基反导 打破美国垄断

闫 桥 / 文
记者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2014年7月23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我们知道,所谓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从陆地发射平台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上或海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系统曾弹道导弹尚未到达目标之前,在其飞行弹道中段的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的现代导弹拦截系统。
作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一部分,美国已经于2004年部署了第一个GMD陆基中段导弹拦截系统。其原理是,当敌方导弹发射时,DSP导弹预警卫星利用红外探测仪可以及时发现弹道导弹发射时和助推段产生的激烈尾焰,并作出预警。当敌方导弹结束助推段,弹体与弹头分离后,STSS空间跟踪及监测系统承接起跟踪敌方弹头的任务,STSS的卫星装有更灵敏的红外探测仪器,可以跟踪低红外特征的弹头。当敌方弹头进入陆基或海基远程雷达的探测范围后,雷达展开对敌方弹头的跟踪,一旦敌方弹头进入射程,陆基拦截弹(GBI)发射升空,远程跟踪雷达保持对敌方弹头和己方拦截弹的跟踪,并引导己方拦截弹进行拦截。陆基拦截弹(GBI)在达到适当的高度、速度后,进行弹体分离,释放大气层外动能拦截载具(EKV)。EKV上搭载有红外导引头,变轨推进器等;在红外导引头截获敌方弹头后,EKV进行变轨机动使自己的飞行轨道与敌方弹头的飞行轨道交汇,最后直接将敌方弹头撞毁。
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GMD)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敌方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GMD系统可以在弹道最高点拦截最大射程超过10000公里、最大速度达到24倍音速的洲际导弹,目前已开始初步部署,是世界上反导作战能力最强的系统。
中国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过拦截敌方的导弹研究,最终不得不放弃。后来是在2007年1月11日进行了一次反卫星导弹测试: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枚具有多级固体燃料的导弹,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一枚于865公里高、750公斤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再就是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当时,有分析认为,此举暗示我国已初步掌握反弹道导弹技术。2013年1月27日,中国再次在境内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估计昨天的试验又有了新的技术突破,看情况预计不久就可进行实战部署。
一般认为,对弹道导弹的拦截而言,美国技术最为成熟,包括初始段拦截、中端拦截和末端拦截都在其考虑和实施的范畴之内,其中初始段拦截美国希望并实践空基激光武器,中段拦截和末端则采用反导导弹实施,反导平台多为海基或陆基两种。
中国进行的中段拦截试验,其难点就在于导弹在大气层外飞行,速度极快,因此对中段拦截技术要求极高。中国的此次试验成功表明,美国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已被打破,预示着中国在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独到的东西,为此中国又多了一种最重要的现代战争防御手段。正像有分析认为,中国打造中段反导能力的战略意义绝不亚于“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已经三次成功进行反导试验,标志着包括信息处理、侦查预警、拦截武器、武器传输、制导精度和反应速度在内的反导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02:56 , Processed in 0.073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