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龙凯锋沉思录】本人目前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6 1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凯锋沉思录】本人目前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2014-08-24 05:27:09

        我目前研究的方向和领域,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研究。二是区域发展研究。三是安全研究。四是三农研究。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最前沿思想的了解,规律性研究,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解决路径。
         
一、全球化研究

    世界一直有全球化问题,美欧中俄等大国也一直在为全球化整合努力。研究全球化问题,重在研究世界全球化历史,搞清他们内部的成长规律。从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路径有四条:一是通过陆路走向全球化。成吉思汗的全球化,就是通过陆路,率领骑兵一路杀向全球。一是通过海路走向全球化。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全球化,是通过海上坚船利炮,一路杀向全球。三是通过空中走向全球化,目前世界航空已经全球化,形成了空中交通的便利网络,因为世界民用飞机的垄断商,最初是美国波音,后来有了空中客车,所以航空全球化,是美欧所主导的。四是信息全球化,依托的是卫星、水下光缆连接的互联网、通信网全球化。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不只是美国独有,中美俄欧四方,都有此全球化能力。现在则是全面全球化,不但陆地互联互通,海上贸易往来,空中交通一体化,网络通信也全球化,为全球各国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将大大加速全球一体化进程。

    全球化模式有四个:一是侵略占有模式。就是通过军事优势,发起战争打败他国,完全占有他国的土地和人口,迫使他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模式是奴隶制时期和封建时期常用的模式。因为奴隶制时期和封建时期,土地和人口是一国财富和实力的主要因素。二是殖民统治模式。通过军事进攻,打败他国,使他国成为本国的殖民地,接受本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主导,形成全面的附庸关系。这是欧洲全球化殖民模式。三是不平等贸易模式。通过军事霸权优势,构建科技、资源和金融垄断体系,迫使他国为自己打工,在贸易交往中获取利润,支撑本国的繁荣和强盛,这是美国全球化霸权模式。四是互利合作模式。国与国之间不分大小、强弱,构筑共同利益体系,在利益交往上,一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面对相互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按照尊重历史和现实、公平合理原则,兼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相互体让、求同存异,处理问题和矛盾,形成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全球化体系,这是中国目前构想和践行的全球化体系。模式的升级,也意味着全球各国交往结构的升级,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升级。

       全球化市场规律研究,也是全球化问题研究的重要领域。具体如全球化农业市场、全球化工业市场、全球化服务业市场,这是全球化产业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农业市场体系,包含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技术市场、农业机械市场、农业土地市场、农业金融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业种子市场等,任何一个农业全球化市场领域,都是可以研究的项目。全球化工业市场体系,包括钢铁市场、化工市场、建筑市场、建材制造市场、能源市场、机电市场、信息市场、新材料市场、工业技术市场等。全球化服务市场,包括金融证券市场、人才市场、中介市场、教育市场、医疗卫生市场、零售业市场、技术服务市场、法律与信息咨询市场等。每一个市场都可以细化分工,并衍生和完善,值得研究,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掌握全球化市场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发展空间和要素,有利于我们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调控,形成我们的竞争力。

       全球化研究是重要的课题,既要宏观研究全球化完整体系的特点和规律,也要微观研究各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各产业体系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关系。研究过程中,既要重数据,让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也要重逻辑思考,把握相关联系,才能发现其中共生共荣的内在规律。
        
二是区域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如何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发展更合理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更合理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美国形成五大湖区域经济,日本形成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还有法德英,都有城市群发展经验。这也促使我们要将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将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将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发展优势。区域发展更重视市场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市场平台建设和发展好了,才能促使区域内的人才、资金、土地、科技、市场和管理形成有效的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研究与全球化发展规律类似,过去各县、各市、各省由中央垂直领导进行管理和独立发展,因为是平级关系,彼此之间有组织有领导的横向发展联系很少,这导致全国发展条块分割明显,人为阻碍发展的政府机构多、规章制度框框多,整体发展效率和系统性发展效果必然差。随着区域互联互通的网络、交通、金融体系的建立,已经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使人员、资本、信息、物流自由流通,但区域缺乏平台的有效整合和规范良性竞争环境,也就是说区域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因为行政区划的限制和思维观念跟不上,导致依然处于条块分割的治理现状,使区域发展处于无序发展态势,难以形成合力、形成优势,同时一些共性的问题难以进行有效治理。如市场做大做强、产品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如市场标准统一规范和管理的问题、环境污染共同治理的问题、违法犯罪共同处理的问题、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区域内的政府机构,构建区域监管大平台,进行协同发展、协同管理。比如构建京津冀人才市场平台、技术市场平台、批发市场平台、融资市场平台、监管市场平台、信息市场平台等等,这需要政府间的融合、行业间的融合、发展要素间的融合。

        对区域化的发展,好理解。就是如何联合发展的问题,在军事上联合作战已经达成共识,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联合作战,目前恐怕还没有达成共识。军事上必须联合作战,否则你就容易被敌人非对称作战消灭。比如我空军轰炸你的陆军,你的空军此时不能说,它没有打我,不关我的事。这时候,你的空军必须要么打我的空军各要素,阻止我空军对你的攻击;要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轰炸我的部队,使我接受对等的损失。在发展问题上,没有对手逼迫,所以危机感不强,属于温水煮青蛙,等到危机感强的时候,你的产业和产品基本垮了,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区域化发展问题,重点在构建联合作战指挥协调机构,构建联合作战的各要素平台,才能使区域内的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三是安全研究

        发展是利益,安全也是利益。发展是得到利益,安全是失去利益。所以研究发展,必须研究安全。而且安全也是经济,既要有效果,也要计算成本。这将逼迫我们建立安全的防范体系,与经济发展一起运作,融合在一起进行谋划。用发展促安全,用安全保发展。

        全球化时代的安全,已经不只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而是区域内公共安全和全球内公共安全问题。全球化安全,也不只是军事安全。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国家的利益边疆已经全球化。比如信息边疆,敌人可以在全球通过黑客攻击我国内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信息恐怖袭击,我们怎么办?仅仅是防御是不够的,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必须具备从源头上遏制信息恐怖袭击的能力。

       比如生化危机,从非典到禽流感到埃博拉病毒,从疯牛病到口蹄疫,只要一个国家发生生化危险,全球化交通越来越便利,这导致任何一国都无法独善其身,置之度外,所以卫生安全全球化体系该如何建立?目前的联合国卫生机构是否有效?应该如何改善和加强?

       在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一国怎么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区域内国家如何一体化构建防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全球又如何构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比如恐怖主义区域化、全球化的问题,恐怖主义的标准制定问题,都需要区域国家共同的应对,需要全球各国一起面对,形成合力,才能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态势。美国采取的对恐怖主义双重认定标准,把危害自己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定义为恐怖分子,进行打击和清剿;把危害他国的恐怖主义,不定义为恐怖分子,甚至定义为人权保护者,进行资金、武器的支持和政策上的鼓励,是典型的自私自利者和霸权主义做法。

        作为一个区域内大国,要负责组织区域内各国,一起建立该区域内的公共安全体系,使本区域内各国能够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互利共赢发展。作为全球性大国,应该有责任建立全球性公共安全体系,为全球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互利共赢发展提供公共安全产品,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软实力。因为各国都依赖你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离开你就没有安全感。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世界警察,和美国关系好的小国弱国,就不受恐怖分子袭扰你,就不会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帜去武力推翻你,也不会搞颜色革命推翻你的政权,这是典型的全球霸权主义。如果你不听我的,不归我管辖,那么我就要支持恐怖主义攻击你,使你国家无法发展,如叙利亚、利比亚;我就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帜,纠集一帮同伙国侵略你,推翻你的政权,如南联盟,如伊拉克;我就用颜色革命的模式推翻你的政权,如埃及。美国将霸权主义与全球公共安全体系捆绑建设,实质是非友即敌、非黑即白的思维,实际是冷战思维的延续。

      中国有自己的全球化模式,当然我们也要构建我们的全球安全体系。我们的全球安全体系,也是建立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在全心全意为各国服务的基础上,切实摒弃孤立主义发展思维,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战略思维,摒弃只求发展不讲安全的简单思维,摒弃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做人思维,而要将安全与发展统筹运作,将本国安全与地区安全与全球安全紧密结合,而要将注重本国安全的重点拓展到重视区域安全平台建设和全球安全平台建设上来。上合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安全组织,它使区域内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区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三农研究
       三农研究是大课题,我们研究三农,要放在区域三农资源整合的角度去研究,要放在全球性三农体系整合的角度上去研究,才能真正有效果。否则,只是研究我国的三农,在全球化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时代,格局就小了,效果也不会明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意味着我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强大。世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都是重大问题,既是优势的问题,也是拖后退的问题。怎么看待三农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劣势的观点呢?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大、农业广、农民多。之所以是劣势,是因为农村大,但经济结构单一,发展落后;农业多,但生产力落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农民多,但素质底下,不富裕。三农问题是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问题,也是与不发达国家差距大的问题之一。所以研究三农问题,战略意义重大。
       在封建时代,三农经济就是小农经济,也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的农产品,一部分交了公家。一部分市场交换,换取日用品。一部分剩下家里吃。进入现代社会,三农发展有四个重点:一是农产品市场全球化。随着全球物流加速、保鲜技术提高、农村品市场日益健全、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产品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必然形成农产品全球化市场。目前美国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美国可耕作土地多、利用美国农业生产力发达、利用美国金融政权市场发达的优势,在谋取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定价权。我们在这方面,要高度重视国内农产品市场平台建设,高度重视亚太区域内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参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体系建设,以把握主动权。如果等西方发达国家把全球农产品市场体系建好了,我们再参与,就很被动,也很吃亏。

       二是农村城镇化趋势。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必然减少农业人口,所以农业劳动力的转型,是趋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附近的城镇,或在村组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将成为大势所趋。农业剩余劳动力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向乡镇和县级城市转移,一部分向大中城市转移,已成为趋势。这就涉及到土地和住宅地的市场流通问题。目前对土地和住宅地的市场化流通,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不赞成市场化流通,担心农民被强征失去土地经营权和住宅地土地使用权,这是对地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极度不信任造成的,也是我国农村治理能力长期滞后所形成的不信任。一种意见是赞成土地和住宅地市场化流通,使农民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可盘活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闲置资源,使之投入市场,换成货币,增加农民的收入。这种意见的关键,是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不透明,官商勾结暗箱操作,形成圈地运动,造成农村的两极分化。

       同时需要加强县级和乡镇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如教育、医疗、银行、邮政、通信、电力、法律、街道、公共安全、文化等,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使县级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同时加大县级城市的农机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科技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信息市场的建立,同时加强市场标准和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为三农升级提供全面、规范、透明、可靠的服务。

       三是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这涉及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问题。农产品必须规模化,只有了量才能做品牌,只有了品牌,才能合法参与全球市场的流通,参与全球竞争。没有规模的农产品,无法做成品牌。没有质量保证的农产品,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因为受土地承包权、农村发展融资困难、农产品市场不规范、农产品流通慢等诸多原因,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问题,发展滞后。但大米、食用油、面粉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化、标准化,走在其他农产品的前面。

土地流转

     四是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和开发。三农发展好不好,人才很重要。农村基层建设需要村官人才;农业机械和农业种植,需要科技和管理人才;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需要商业人才和企业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所以,农村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建设城市人力资源市场,而且要建立县级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同时,将全国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网络化管理,公开信息,便于雇佣双方的互动联系,促进全国的人力资源良性流动,更好配置,打破区域化局限。

       以上四个方面,将是我重点研究的四个领域。我将围绕这些进行前沿思想了解、信息资料收集、个人观点思考和整理,形成自己的东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15:26 , Processed in 0.0585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