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评】三方面需要催生中国陆军新式轻型坦克
(军事评论员高峰)2015-1-15
近日,中国研制的一款新型坦克在网络上再次曝光。与以往用伪装网遮盖不同,这次该型坦克的外貌完整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这种坦克被认为是为部署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崎岖地带而专门研制的,总重较轻而发动机马力较高,以利于在缺氧的高原环境中能够正常作战。从外形上看,该坦克采用六负重轮底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底盘的部分细节可以推断,该型坦克应该配备了液压气动悬挂系统。这种悬挂系统有助于提高其在山地条件下的机动性能和在战时的生存率。
媒体资料称,中国坦克目前使用的火炮口径有125毫米滑膛炮、120毫米滑膛炮和105毫米线膛炮三种类型。关于最新轻型坦克所使用的火炮类型,有多种说法。一种更具合理性的说法是,该轻型坦克所用的是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105毫米坦克炮,至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分析称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足以轻易对付我国周边二代及二代改进型主战坦克、对部分三代坦克也有威胁。
中国新型轻型坦克的诞生源自三方面的战略需求。首先是要建立山地作战力量的有效战场打击支援火力。中国陆军在西线的使命有两种,一是应对中印边境地区的突发事件,保障西南边境地区的安全。在印度频繁提升山地作战力量建设力度的时候,中国也不可能毫无应对措施。其二是将来可能的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联合反恐需要。从近期曝光的轻型坦克高原试验可以看出,西线将是中国轻型坦克的主要部署方向。
其二是在中国江南各战区的部署需求。由于江南地区水网交错、桥梁众多,所以中国为此设计了专门的轻型和水陆两用坦克。只是像62轻型坦克已经严重过时,62式的发展从1958年开始,提供能够在中国南部的灌树丛、山地和河流区域作战行动的一种轻型坦克。62式以59式主战坦克的基本设计为基础,采用一个较小的尺寸和单一化了装备。在1978年生产停止前,800辆左右坦克被交付到中国军队装甲兵部队。
62式在1979年得越南边境冲突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以实际战斗经验来看62式的薄装甲非常容易受损伤,对敌方反坦克火力--更甚至40毫米火箭筒(RPG)能穿透装甲和严重地损害坦克。虽然62式轻型坦克在2000年被大量改进升级,改为装上新型焊接炮塔及更稳定的105毫米线膛炮、新型火控系统、夜视装置、烟雾弹发射器、爆炸反应装甲。但是这只能算是过渡的权益之计。
新式轻型坦克入役江南主要战区后可与63A水陆坦克形成新组合,尤其是在台海和南海登陆作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5-30吨的设计定位将更加方便登陆舰艇的跨海投送。而且全新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设计对于对岸和南海周边国家的二代坦克也具有明显优势,并将成为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的利器。
其三是空降兵远程投送作战能力的需要。中国空军的发展方向是战略空军,对于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担当国际义务意义重大。空军空降兵部队需要一种轻型坦克能够空运并为空降兵空降作战提供猛烈的火力。新式轻型坦克的服役将填补这一空白,并让中国空降兵具备与世界一流军队相似的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