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主席视察战略轰炸机部队有何寓意?
据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网站2月18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春节前夕视察西安地区驻军期间,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6轰炸航空兵师,登上了中国最新型远程轰炸机轰-6K的驾驶舱。习近平试座的轰-6K是对轰-6轰炸机(苏联图-16的中国克隆版)彻底重新设计的最新改进型号,配备俄罗斯D-30KP-2发动机和新型航空电子设备。新发动机和机身复合材料的使用,使轰炸机的航程显著增加。该型轰炸机可使用巡航导弹“长剑-10”(KD-20),可对欧洲、东北非、澳洲和全部亚洲以及西太平洋目标进行远程轰炸。
对于这次新闻报道,人们最关注的是三个消息,一是作为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亲自视察并登上轰-6K的驾驶舱,二是这种轰炸机从传说走向了现实,三是这种轰炸机的部署深达内陆。在中国各种新型第四代隐身战机生产项目广泛宣传而热火朝天的背景下,轰-6K项目一直较为低调,以前几乎从未公开露面。据《简氏防务周刊》称,轰-6K“战神”轰炸机性能较其前辈有了极大的突破,由于使用了两台推力达12吨的俄罗斯D30-KP2发动机作为动力,作战半径也因此提高到了3500公里。此外,由于在机头安装了新型雷达和新的光电瞄准吊舱,轰-6型轰炸机原来标志性的机头领航仓也被取消,而其驾驶舱采用有五个或更多的多功能显示器(MFD),座舱实现了“玻璃化”,驾驶员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轰-6K的驾驶员进出机舱,由早前的机头下部前起落架舱改为左侧客机式的开门,这可能与改进型战机采用了整体式集中驾驶舱的缘故,所有四名飞行员全部布置在一个机舱中,侧开式有利于减少占用面积且有利于该机整体的内部电子设备布局。
以前,轰-6K首批部署部队集中在东南沿海方向,主要是南京的轰炸机部队,而现在,该机被爆出现在中国内陆的西安,这说明该机的部署出现了新的变化。而这次习主席的视察,可能包含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中国的新一代隐身重型轰炸机轰-20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可能即将亮相。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当公开展示某型武器装备时,就意味着该型武器已经大面积装备,而也同时意味着更新一代的武器已经研发成功。现在,中国的战机研制已经进入“20”时代,所有的其他机型均已由“20”的型号出现,唯独在重型轰炸机方面还缺一环,而各种迹象也显示,轰-20不久就要闪亮登场了。习主席这次视察活动,可能就是一个序曲。
二是意味着轰-6K的部署重点开始由东南沿海推进到内陆。如果说该机部署在南京和广州方向,那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日本、台湾地区和南中国海,是中国空军海上作战的主要方向,轰-6K出现在这两个方向没有任何疑义。但现在,该机出现在中国腹地的西安,则属于二线部署,可能有两个考量:一是既可以随时支援东南沿海作战,又能更安全的保持威慑;二是还可兼顾对西南的威慑,但因为目前中国正在寻求与印度的战略缓和,所以该机不宜直接部署在成都方向,可保留随时前进部署到那一带的能力。
三是说明轰-6K已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由于轰-6M以前的所有型号的实战能力很有限,因此,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中国亟需要具备一定远程战略打击能力的轰炸机。在轰-20问世前,必须赋予轰-6K具有部分洲际轰炸的能力,但却要受采购俄制D-30KP-2航空发动机的巨大限制。目前,新型运-20、老式的伊尔-76以及轰-6K这三种机型都在等待或者争抢十分有限的进口俄制D-30KP-2航空发动机的名额,如何更好地协调使用这些发动机从而满足各机型的需求,是中国空军的优先紧迫考虑。现在,随着第三个团已部署完毕轰-6K,说明中国空军已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是中国已形成具有特色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在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最强的一极是陆基战略导弹,其次是潜基战略打击能力已在去年底开始实施战备值班,最弱的一极是空基战略打击能力。如今,习主席公开视察轰-6K战机部队,则意味着该机型在携带远程巡航导弹后,已经弥补上这一缺口。轰-6K+KD-20空地巡航导弹,可以在不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实现5000-6000公里的打击半径,如果由新引进的伊尔-78提供一次空中加油,那么,将使轰-6K打击半径延伸2000公里,这将覆盖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以及大半个太平洋,其意义毋庸讳言。
综合来看,习主席这次在羊年春节到来之际亲自赴轰-6K战机最新装备的一个团视察,可能意味着中国的空中战略打击能力在新年之际翻开了新纪元。从主要依赖的陆基核战略打击能力,到094型战略核潜艇开始远洋战备值班,再到轰-6K补齐“三位一体”的所有缺憾,意味着一个新型世界大国健全了所有的核战略打击体系。在这个体系支持下,从新的一年开始,中国的大国战略将掀开崭新的篇章! (cgw316于2015.02.22)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