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林建超将军以围棋论战略 结合围棋与军事授课国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3 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建超将军以围棋论战略 结合围棋与军事授课国手
体坛网 谢锐
  体坛网记者谢锐报道 10月15日下午,总参办公厅主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林建超将军来到中国棋院,为国家队棋手上了一堂题为《围棋与战略》的课,将军结合围棋与军事,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讲得十分深刻而生动。

  林将军为了这堂课,自己动手写了4万多字的讲义,配以十多个围棋实战图,使用投影仪配合讲解。将军开宗明义:围棋区别于其它棋类的最突出特点是战略思维。战略意识和大局观,是围棋博弈的核心。他认为近现代最具典型的四位拥有卓越大局观的棋手分别是吴清源、聂卫平、武宫正树、李昌镐。

  在现代棋战中,围棋主流出现了更重实地争夺、重直接作战、重对杀技术,而战略的地位似乎不再重要。林将军说,首先,围棋主导竞技思想出现变化是社会信息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信息化要求用时越短、强度越大;市场化的结果则是围棋竞技的功利性成倍提高,也使得围棋竞技的激烈程度与过去不可同日可语。但围棋战略并未因此过时,如今出现了“战略性战斗”的特殊现象,现在行棋的战略考虑更多地依靠重要战斗的进程与结果来设计和实施。

  围棋主导思想的变化亦要求围棋战略意识的回归与重构。当前,不少年轻棋手在局部战斗、实地争夺上堪称强手,但因缺乏深厚的战略素养而遭对手所制。对于一个棋手来说,战术素养和战略素养相辅相成,而战略素养体现的是更高级的围棋艺术。真正的优秀棋手最终都是大局型,力量再大也要在大局下进行。
国际军棋

  从围棋发展内在规律来看,不同技术风格流派的发展更替总是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进程。当“宇宙流”占上风时,取代他的是更擅长近战搏杀的棋手;当擅长全局掌控的棋手长期称霸后,取代他的优势善战的棋手。现在年轻棋手对战术素养更为重视,但未来对战略素养的重视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回归。

  “哪个棋手在具有了强大作战能力的同时,又能具有对全局的深刻领悟与掌控,他即有可能登上围棋竞技的新高峰。”林将军说:“围棋与军事和哲学相通。《孙子兵法》被誉为‘兵经’,围棋被誉为最古老的‘兵棋’,《孙子兵法》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观点和军事原则都可以用于围棋。围棋博弈思想中的哲学原素,很多源自《易经》。清代国手黄龙士说,‘棋本太极,法象乎天地,统归于河图,有阴阳至德之臻,无微而不在是也。’”
国际军棋
  林将军将传统围棋战略理念内涵概括为十条:多算先胜、主导在我、以势压人、照应全局、攻守平衡、效率至上、抢占先机、弃保转换、以强击弱、出奇制胜。当今围棋战略理念则又表现为整体联动、精准搏杀、高效极限、实地取向等等,他将时越五段对崔哲瀚九段的一盘棋作为“高效极限”的实例,并以辽沈战役中先占锦州、后攻长春、沈阳为类比,一目了然,生动有趣。

  林将军说,围棋战略思维对国际战略博弈颇有启示。围棋注重造势用势、争取相对利益、保持总体均衡、强调利益转换,反映到钓鱼岛问题上,中方公布海基线、派海监船长期巡航、渔船前往捕鱼等等,无不是造势用势、争取相对利益的战略思维体现。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6 17:17 , Processed in 0.0795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