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0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凤凰网应发起一次杜绝网络粗口的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5 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凤凰网应发起一次杜绝网络粗口的活动


闫 桥 / 文

一大早打开电脑就看见凤凰网评论部的文章《善意跟帖,大国文明新起点》,意思是推介“善意回帖”。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网络中普遍存在,许多网民不说点粗话就觉得不过瘾,无论评论什么事,都要骂上几句。这仿佛成了风气,还有逐渐蔓延扩大之势,因此我认为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最杰出的网站凤凰网有责任把这一使命主动承担起来,所以我立马写下了自己的跟帖:

赞成!应该由凤凰网发起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全球华人签名活动。中华民族崇尚文明,网络中也应该尽是文明的表达,不应该让网络再成为网民们的“公共厕所”了,随地大小便、吐痰的习惯必须改掉,否则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永远无法改观。我们一起努力!
国际军棋

事实上这项运动属于净化网络文明网络的一部分,所有网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说实话过去对凤凰网的认识都是朝着它比较开放而来的,但凤凰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比较显著的进步,由过去对网络跟帖的“不限制”到目前的“限制”,应该是有了质的飞跃,这一点我们从凤凰博报最近的改版就能看出许多。尤其凤凰网以评论部的名义,在凤凰网首页显著位置发表这篇倡议文章,充分说明凤凰网对这一网络无序垃圾化的担忧和重视,应该说这正是网络高层的警觉,是提高网民素质与意识的重要引领,我们这些凤凰网老网民应该倍加支持,拍手称快!

应该说,我们网民的语言就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在目前网络无国界年代,网友们的跟帖评论确实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文明形象,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网络不是虚拟的,每一个IP网址后面应该都有一名现实的人客观存在,虽然网民们的跟帖是网民情绪的直接反映,而且存在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区等的影响,因此,在网站无法逐一审核的情况下,就是要提倡网民们的文明跟帖,这其中,“善意跟帖”自然不乏为一种最容易引起网民们兴趣的推广手段,因此,我们网站推出这种倡议和签名活动,最容易获得网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下面是凤凰网评论部的文章《善意跟帖,大国文明新起点》,写的特别精彩,故在这里贴一下:

导读:暴戾之气只能丑化自己,并且让自己离道义和真知越远。而真正想让人认同,合理的表达方式和合礼的沟通,至为重要。这也许就是“善意回帖”这个运动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
前段时间,韩国外交部网络公共外交大使闵丙哲组建志愿团来华,计划今年在中国启动“善意回帖”运动。
“善意回帖”运动的原因很简单,2007年1月,韩国一位女歌手U-Nee自杀身亡,媒体称该歌手生前长期在网络上遭到网民的无端谩骂攻击。此事引起闵丙哲的震惊,一项由他发起的名为“善意回帖”的公益运动在韩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这场旨在“改善网络语言文化,营造美好社会”的活动,如今已有6000余所学校和100多个社会团体参与其中。闵丙哲教授数次来华进行推广活动,准备在中国启动“善意回帖”运动,并计划招募一千万名志愿者。在国内的一些网站,这项活动正在悄然兴起,并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网络的语言生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追捧。

国际军棋

“善意回帖”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今天的中国拥有6.18亿以上的网民、5亿以上的手机网民,这样巨大的市场繁荣背后,也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从门户网站到论坛,从微博到微信,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改变着舆论生态,重塑着公共生活,同时也带来过无数的舆论风波甚至危机。
中国的网络,像一片有着丰富营养和强大生命力的花园,各种植物在这里疯狂而蓬勃地生长着,鲜花和棘藜,良苗与杂草,果实与罂粟,蜂蝶与蚊蝇,都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生发并成长,既欣欣向荣,又危机四伏。
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因互联网信息传递自由度的提升带来的各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元素,也可以看到因人们对自由的片面认识而带来的对自由的滥用,甚至负面使用的情况。如果对它认识不足的话,必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轻者对个体造成精神和肉体的伤害,重则可能破坏整个民族的话语和思考方式,使整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和文明等级受到破坏。

国际军棋

所谓“恶意回帖”,包括在回帖中用无任何意见含量的粗话进行人生攻击,用捏造的事实对人进行诽谤和丑化,卖弄聪明的尖酸刻薄,只选边站队不认道理的“保持队形”,懒于思考或单细胞思考式的贴标签……在一些热门的网帖或微博里,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热闹,不是来自话语的热度和表达方式的锐度,以及话题本身的营养成份,而只是满眼的生殖器官和各式各样的引人无下限联想的丑恶语句。
暴戾之气只能丑化自己,并且让自己离道义和真知越远。而真正想让人认同,合理的表达方式和合礼的沟通,至为重要。这也许就是“善意回帖”这个运动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
“善意回帖”不是拒绝不同意见,不是选择性地只栽花不种刺的乡原与滑头,更不是虚伪的言不由衷。它不是绑架,而是感召,它向我们划出网络文明的一个基本底线,那就是:谩骂和人身攻击,不是言论自由。而只有对真实的意见进行有质量的表达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表达,观点可以是尖锐的,但表达方式,一定是无毒无害的;这种表达,可以是有感情,但却是无情绪化的;可以是有语言机巧和趣味,但没有尖酸与刻薄。它作为一种不同的声音,对意见进行补充甚至反向激发,还可以碰撞出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这对发帖者和回帖者以及看帖者,都可以是一种有营养的学习过程。是送人鲜花手留余香的交流方式,比那种泼之以粪,收获的也是粪,浑身脏兮兮的互殴,要高明千倍。
国际军棋

构建好的公共生活,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公共言论空间,而“善意跟贴”则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它或许不是万能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当“善意跟贴”的意识和行动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时,不仅能提升网络的文明与安全度,还让言论可以更自由地表达,更有利于社会文明度的提升。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14:43 , Processed in 0.0863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