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7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欲派海空军硬闯我岛礁领海是说说而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5 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欲派海空军硬闯我岛礁领海是说说而已?



闫 桥 / 文

关于前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美方称考虑向南海岛礁派遣军舰和军机答问的报道,在引用美方具体报道时原话是:据报道,12日,美不具名官员称,美国防部长卡特考虑派遣军舰和军机进入中国近期填海造地的南海岛礁12海里以内海域,以在世界贸易的重要海域证明航行自由。报道称此举将挑战中国扩大南海影响力的努力,符合美军一贯“航行自由”主张。这使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个是没有消息具体的来源,再就是用“美不具名官员称”这样的措辞也更增加了人们对消息的可信度的疑惑。刚才才好不容易在凤凰网看到了来自环球时报作者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陈丽丹 孙微 青木 陶短房 邢晓婧 陈一的综合报道《克里访华将强硬谈南海 世界警察强推“航行自由” 》,这篇文章讲得清楚,说明美国在近一个时期以来,针对中国崛起以及在南海的扩礁行动大为不满。

实际上中国在这方面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南海岛礁扩建是我们主权范围内的事,他国无权干涉。从现在情况看,美国依然是要以“航行自由”来找中国的麻烦,因为这也仅仅是能说得出口和拿得出手的理由。这篇文章把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方面的反应介绍得比较清楚,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立场很有帮助。

一个是关于华春莹回答的所指报道来源的疑问,原来出自《华尔街日报》。再就是美国为何要有派军舰军机进入我南海岛礁12海里,原来美国是这样认为的。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发言人普尔13日表示,美国“自由航行计划”由来已久,每年都会公布报告,美国将继续这样做。至于美国海军何时去何处海域,他说,五角大楼不会公开讨论内部计划。所谓“自由航行计划”,是美国政府1979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美国每年向一些国家宣布限制措施的区域派遣海军舰船和军机,以显示不接受这些国家的权利主张。“美国之音”称,美国2014年“航行自由行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领海主张“提出了挑战”。

看来美国想干涉一些国际事务都能从它自己制定的所谓规则中找到依据,既然“美国每年向一些国家宣布限制措施的区域派遣海军舰船和军机,以显示不接受这些国家的权利主张”,那美国的意思就是不仅要来中国南海,也更会通过进入我岛礁12海里内的举动来显示它对我国领土领海权利的不予承认。看来,美国在如何对付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的干涉上确实是煞费苦心,绝对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应该说,这是美国继怂恿南海相关国家建立南海联合舰队无果之后的赤膊上阵,因为很显然,把那些南海小国放在前面与中国对抗即便有美国做后盾根本就是没用的,日本军事倒强大但由于历史等问题中国很容易拿它做靶子,所以它也是谨慎有加,就连美军第七舰队司令邀请自卫队把在东海的海空巡逻扩展到南海都迟迟不敢明确答复,很明显就是顾及中国的反弹。所以说到目前,美国对南海是如坐针毡,非常抓狂,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中国逐渐对南海加大了控制力度,而及时破解也面临非常大的难度,因为靠军事直面中国显然是在冒险,但不用此下策又很难让中国停手。

事实上,美国在表达一些不满的问题上历来表现蛮横,就比如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的第二天就派了不挂弹的B-52轰炸机有意穿越,就是要表达一种态度。我想南海问题也一样,美国绝不是说说而已。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这才是关键问题。

昨天我的文章《美强行涉足南海将导致新的中美对抗》发表后在一些博客论坛网站引发热议,其中也不乏一些冷静观点,认为“中国在军事上与美国还有巨大差距,不适合与美军硬碰硬”,我想这也是客观现实。从现在情况看,美国也不过是想通过这种对中国主权的漠视的“入侵”来体现自己依然是国际警察和一帮小混混的帮主而已,我们都没做好大打的准备难道美国就准备好了?

21世纪进行战争叫嚣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在大国间。美国不能因为对俄罗斯无计可施就来回头收拾中国,中国没有像俄罗斯表现的那样直接完全不是因为自己的实力,而是为了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否则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早就用军事手段找日本和菲律宾出气了。

所以说即使美国军舰军机要来也没什么可怕的,无论它怎样来和来了走不走咱都有办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04:08 , Processed in 0.0803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