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张召忠退不退休无所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9 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召忠退不退休无所谓


闫桥 / 文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央视特约评论员张召忠将军说自己已于近日正式退休。对于电视上的那些军事评论员,他也是我最喜欢的,另外还有尹卓、黄光裕、罗援等,我认为只有他们这种爱国并具备专业知识和渊博学识且在政治上能很好把握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中国一流军事评论家,当然他们只是杰出代表而已。

具备中国一流军事技术和军事战略评论家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当今不仅在电视媒体,更多散落于纸媒与网络,张召忠他们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已。当然真正的从事军事科研军工生产的一线研究者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因为涉及到保密问题。毫无疑问,是电视媒体的出现成就了他们,通过高出镜率普及国防知识,军事栏目的作用更在于此。我认为也就是他们这样一批人因为能够很好地表达国家意志,能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才被安排在这种特殊的岗位的。他们所讲的也不完全是“站在中国角度看世界”的客观公正,我认为他们所完成的应该是国家意志与变幻的世界风云以及深入的个人研究成果非常完美的结合。

据资料显示,今年63岁的张召忠197O年入伍,当过战士,通晓阿拉伯语、英语,还学过日语,担任过外语翻译,后来便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后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现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工作和访问。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张召忠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州,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子弟,“伴着泥土的芬芳读完了小学、中学和机电中专”。 1970年入伍,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山风的陪伴下,搞了10年岸舰导弹。 1974年因为他的才干和“高学历”,部队选送张召忠进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因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张召忠不惜作了舌部手术。大学毕业时,参加命题作文,三题可任选一题。可张召忠却在规定时间里,一气完成了三题,外国专家给他打了少有的满分。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失去了用“语”之地,又发愤攻读英语。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为今后的专业军事研究夯实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从军近30年,张召忠几乎一直在海军搞武器装备研究。这是一个精密而又寂寞的行当。他与众不同,能沉下心来,从原理构造开始摸索,一直到系统应用,所有环节必须吃透搞清,再逐步扩展到相关门类。他研究航母、潜艇,再搞导弹,先后上过十多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在海军的最后4年,又转行搞“海军陆战队”,研究陆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各种步兵武器,几年下来,他又成了武器学的“百科全书”。对他本人来说,任何一门学问都充满着诱惑;对旁人而言,张召忠不管搞什么,只要钻进去了,“出来时就成专家了”。

张将军研究成果颇丰,发表论文数百篇,专著有十余部,1000多万字。代表性专著有《海战法概论》、《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话说国防》、《网络战争》、《明天我们安全吗》、《谁在制造战争》、《中国让战争走开》、《打赢信息化战争》等。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海军装备、海军陆战队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较为熟悉;在军事理论方面,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海战法和海洋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现代战争及武装冲突、联合作战理论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的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国际法规、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形势,国防建设、现代战争、军事变革、联合作战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他从1992年起参与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制作,在《三十六计古今谈》、《海军舰船知识》、《情报与战争》等节目中担任主讲人;1998年2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沙漠惊雷”作战行动直播;1999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频道科索沃战争直播和《新闻调查》等多个节目;2003年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4频道、1频道等多次直播和多个节目的制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海外中心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评论员。

据报道,5月23日,张召忠还在我们山西太原做演讲。在讲座现场,他就曾表示,来山西的这场讲座,是他临退休之前的最后一场重要演讲。

报道说,早在2012年张召忠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就曾透露,自己已经60岁,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特批延长服役期。当时,张召忠提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他说:“作为学者,一辈子研究海洋、军事和战争却无缘参战,只好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今年,自己出版了《百年航母》和《走向深蓝》两部专著,这是一个老海军在42年军龄中长期积累下来压箱底儿的存货。年底前,他还打算把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积蓄再折腾一通,撰写一本如何依法治海的专著,与前两本书构成中国全面走向深蓝的三部曲。”

我认为,对于学者来说,退不退休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退休对他个人来讲,顶多算是不带硬性任务的工作继续。因为对他们来讲,思考不停就是继续研究,只要能思维这种“工作”就不会停止。相信他的退休并不会影响他在央视的出镜,衷心希望他继续能向观众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我喜欢他那种风格。

至于他的评论也曾引发争议的问题,我认为这本身是与观众类别有关,因为一句话引起争议的事在网络时代有的是,不足为奇。我想,他们这些分析家和评论家的任务就是拿出自己的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就行了,因为和平年代,军事及军事话题本身也会成为一种娱乐,军事栏目及评论实际上是在普及国际战略与国防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06:17 , Processed in 0.078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