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全国政协委员周新生:尽量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8 14: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周新生:尽量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求人社会。不会求人的人一事无成,不屑求人的人永无出头之日;不想求人的人难以发展,不愿求人的人只能自我封闭。求人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功夫;求人是一种常识,更是一种生存技巧。
  
2013年3月8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陕西省委副主委周新生作《尽量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的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式求人”现象,引发众多代表委员及网友的共鸣。他的发言,时至今日,仍发人深思。
  在周新生看来,现在办事求人变成了世道常态,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变得不堪重负,变得变了味道,从而形成了若干潜规则,形成了权钱交易,形成了人身依附,形成了特权,形成了不公平。而造成中国式求人现象的原因,更是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中国式求人图卷
  最近,一位司局级老领导说,女儿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仍入外籍并嫁给外国人,是女儿劝他的一句话,最终让他接受了女儿的做法。这句话是:“爸爸,您将来再不用为您的外孙在国内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求人了。”可不是吗?我们国人的生活中,存在大量求人的事,生老病死都要求人。生得好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上好学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异地迁徙取得户籍要求人;职务职称晋升要求人,不一而足。
https://v.qq.com/x/page/q08872ochh4.html

  求人的主体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布衣百姓,大有无人不求人之势。求人的客体是在各个涉及公共利益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求人者也是被求者,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式求人图卷。
人情世故成了“制胜因素”
  在求人图卷里,中国人传统的人情世故得到演绎,使得本来处于困境寻求帮助的事,以及原本正常靠制度靠法制应办的事变得几乎事事求人。求人成了常态,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变得不堪重负,变得变了味道,从而形成了若干潜规则,形成了权钱交易,形成了人身依附,形成了特权,形成了不公平。为此,编织关系网、疏通关系、维持关系、寻租、请客送礼耗费了单位、家庭及个人的诸多的资源和精力。在这样一个以权力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中,人情世故自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为重要的“制胜因素”。这种状况把人才的才华和注意力吸引到了关系学和钻营上,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创新能力。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但是求人变得无处不在且成为利益交换时,便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人情世故在中国就像一张大网,铺得哪个角落都是,使得必要的交往演变成为精神压力,人情成为债,人人为其所累。中国自古注重的礼尚往来、“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在成为稀有物。
是什么给“求人”开辟了市场
究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是优质资源稀缺。试想当优质幼儿园、优质中小学资源丰富的时候,恐怕为此求人的人会少许多。
  其次,是制度有漏洞、有弹性,有的制度执行不好,这些均可导致寻租求人的行为,可谓有需求亦有供给。第三,是改革不到位。原本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但很多地方靠权力和关系。这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在一些领域滞后,政府职能改革仍不到位。在人们眼中,靠市场、靠政府、靠制度、靠法律不如靠关系,有了关系什么事均可变通,均可摆平,均可办到。法的尊严、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公理、市场的规则均可挑战,均没有关系管用可靠。第四,是对权力的监督远远不够。权力在一些掌握权力的人手中变成了交易的工具,权力的运用、优质资源的配置公开透明不够,导致权力资源少的一方向权力资源多的一方示好,以寻求更多的权力和实惠。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社会生活中沉渣泛起,如权力至上、官本位、人身依附、特权思想等等。
  求人现象普遍化后,后果极其严重。它破坏了公平、公正,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道德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毒化了国人的精神世界,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为,求人会使人在被求者面前低三下四,点头哈腰,长此以往,会使人的人格、骨气受损,投机心理和习惯在不断求人的过程中养成。因此,必须下力气整治求人之风,努力让国人尽量不求人、少求人。
  我建议: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不断提高民生急需的优质资源的供给。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政府对优质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大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完善制度,提高制度的刚性,设计严格办事程序,使寻租者无市场。在国民中倡导良好的健康人际关系,为国人精神减负,让国民活得轻松一些,快乐一些。
链接对话周新生:“我也不能独善其身”
  周新生的大会发言余波未了,不仅在微博上掀起了转发狂潮,还在民建的政协委员中引发了热议。
  “别人求,我就得求,我要是不去求,这事还能办成吗?”一位委员在民建的分组会上感叹。还有委员笑问周新生:“你以后能保证不求人吗?”周新生坦言:“我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十年里头,如果这个大的环境没有得到改变,那么每个人都会被推着走,我也不能独善其身。”《新快报》记者曾在会后采访了周新生。
  当记者问周新生“您有没有求过人?”时,周新生说:“求过。老婆要动手术,那就要求人。因为害怕、担心正常的医疗不认真了,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信任感。我在发言里提到,它实际上是对法、对规则、对公理、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你不做,总有些担心。其实有可能是多余的,那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在那,技术在那,良知,也在那。”(宗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15:30 | 只看该作者
事事都求人、万事都求人的邪恶制度让中国成为一个移民大国,
移民万万亿万,让中国成为一个空壳大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11:07 , Processed in 0.0614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