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38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国日本拉拢蒙古居心何在牵制中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9 18: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日本拉拢蒙古居心何在牵制中俄


蒙古地处亚洲腹地,面积达1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5万,是世界最贫困、最闭塞的国家之一。蒙古过去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当了70年的“小伙伴”。苏联解体后,蒙古走上世界舞台,成为大国博弈的对象。最近几年,美国日本大力拉拢蒙古,旨在利用蒙古的特殊地理位置,构筑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包围圈。

  一、美国拉拢蒙古居心叵测

  多年来,美国用政治支持、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方式拉拢蒙古。1994年起,美国每年给蒙古约1200万美元无偿援助。到2004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向蒙古提供的无偿援助已达1.5亿美元。2000年,两国启动双边安全机制,美向蒙派出军事专家组,每年提供军事援助数百万美元。2003年开始,美蒙两国每年在蒙古举行代号为“可汗探索”的联合军演,今年是第四次联合军演,不但增添了军演内容,而且扩大到有7国参加。此外,美国“索罗斯基金会”还每年投资3000万美元,帮助蒙古发展文化教育,同时传播西方价值观。特别是2005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蒙,宣称美国是蒙古的“第三邻国”,并带去1100万美元军事援助。蒙古对美国也有回报。2003年,蒙古表示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随后又派出150名维和人员参加驻伊联军。

  美国拉拢蒙古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全球民主化”战略。美国认为,蒙古经过改革已成为“民主国家”,因此既把蒙古作为在中亚地区推行“颜色革命”的一块“样板”,也把蒙古作为促进中俄两国实行“民主化”的一种“压力”。布什在访蒙时说,蒙古“是这个地区和全世界的一个成功榜样”,美国支持蒙古“在中亚心脏地带建立自由社会”。

  美国拉拢蒙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中俄,构筑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包围圈。美国为独霸世界,既在欧洲和中亚加紧部署,挤压俄的战略空间,也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进行部署,牵制中国。美国高度重视蒙古贴近中俄的特殊地理位置,力图使蒙古成为亲西方国家,把蒙古纳入其“战略网络”。美国既企图把蒙古同美国在中东欧-土耳其-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构筑的对俄包围圈连接在一起,也企图把蒙古同美国在日本-韩国一冲绳一台湾一菲律宾等地建立的对华封锁链连接起来,从而达到遏制中俄的目的。

  二、日本拉拢蒙古用心险恶

  日本在政治上支持蒙古实行民主化,经济上成为蒙古的最大援助国。据统计,日本从1991年到2004年共向蒙古提供13亿美元贷款和无偿援助,平均每年1亿美元。日本政要十分重视蒙古,不时涌现“朝拜”蒙古热。今年8月中旬,日本首相小泉在临卸任前访问蒙古,并带去520万美元“援助”,另有8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也相继访问蒙古。日本继美国之后,宣称是蒙古的“第四邻国”。双方决定,今年在日本举办“蒙古年”活动,明年在蒙古举办“日本年”活动。日本的拉拢已取得明显成效。去年,蒙古正式表态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东亚地区采取这种态度的唯一国家。据日本驻蒙使馆调查,日本在蒙古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国家”,有超过七成的蒙古人对日本有亲近感。

  日本拉拢蒙古的原因之一,是看上了蒙古的矿产资源。据初步勘探,蒙古的矿藏十分丰富,有石油60亿桶,煤1500亿吨,铜20亿吨,铀140万吨,黄金1300万吨。日本资源奇缺,因此极为眼红,急于到蒙古争夺资源。

  日本拉拢蒙古的原因之二,是企图摆脱外交困境。目前,日本在政治、历史和领土等问题上与中、俄、韩、朝四国较劲,导致关系紧张。为此,日本力图拉拢与自己没有多少利益冲突的蒙古,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外交孤立。

  日本拉拢蒙古的原因之三,是与美国串通一气,企图牵制中俄两国。日本对中国高度戒备,对俄日领土争端也耿耿于怀。日本与美国结成同盟,建立日美安全体系,矛头既针对中国,也针对俄罗斯。过去,日本军阀炮制的《田中奏折》叫嚣:“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现在,日本右翼又和美国串通一气,积极拉拢蒙古,其潜在目的是要把蒙古拉进日美安全体系,对中俄两国形成牵制。

  三、蒙古亲近美国日本的原因

  美国日本拉拢蒙古,在一定程度上与蒙古的对外战略有关。1994年,蒙古制定《对外政策构想》,形成“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和“多支点”的对外战略。其要点是,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是首要方针,为此要与中俄“均衡交往”,开展广泛合作,同时也力求发展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印度等国的关系。最近几年,蒙古把对美日外交放在重要地位。

  蒙古亲近美国日本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争取外援,走向世界。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日两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国家。所以,蒙古想依靠美日两国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并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去年布什访蒙,蒙古外交官就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将使蒙古进一步走向世界,全世界都将关注我们。”

  蒙古亲近美国日本的原因之二,是国内存在较强烈的亲西方情绪。多年来,蒙古政治上实行西式“民主”,经济上向市场经济过渡,文化上也大幅西化。结果,蒙古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一股亲西方思潮,许多人亲近西方,对欧美人有好感,年轻人尤其喜欢美国。有人说,蒙古是“亚洲最西化的国家”之一。

  蒙古亲近美国日本的原因之三,是因为对中俄存有戒心。蒙古过去长期受苏联控制,苏联解体后又一度被俄罗斯抛弃,导致俄对蒙援助大幅减少,双边贸易额下降了80%。直到普京执政,情况才有好转。反思历史教训,蒙古得出结论,今后决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俄身上。蒙古对中国也有戒备心理,因为蒙古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虽然独立建国,但总担心中国今后可能要“吞并”蒙古。面对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蒙古也心态复杂,一方面希望搭乘中国“经济快车”来振兴蒙古经济,另一方面又不愿过分依赖中国。正因为对中俄存有戒心,蒙古才力求实行“平衡”外交,与美国日本等发展关系。

  四、蒙古对外关系的发展前景

  目前,蒙古“全方位”、“多支点”的对外战略基本稳定。今后,蒙古将谨慎地奉行“平衡”外交,一方面与中俄两国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美国日本等发展关系,但美日两国利用蒙古来遏制中俄的战略图谋料难成功。

  第一,蒙古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正在稳定发展。中国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处处照顾蒙古利益,对蒙古很有吸引力。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蒙古,为中蒙友好合作揭开新的篇章。胡锦涛主席强调,两国“要在政治上相互信任,尊重对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对方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2005年11月,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就职后第一次出国访问就来到中国,说明蒙古高度重视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尽管蒙古媒体有时也散布“中国威胁论”,但蒙古社会的主调还是认为中国不是威胁而是朋友。目前,中国是蒙古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投资国,在蒙古注册的中资企业有1千多家。据报道,蒙古市场上的蔬菜、水果和日用消费品有60-70%是从中国进口的。因此,很难设想蒙古抛开中国以后会是什么情况。

  第二,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已全面恢复。2000年11月,普京总统访问蒙古,两国签署《乌兰巴托宣言》,使俄蒙传统关系得到恢复。2003年6-7月,蒙古总理恩赫巴亚尔访俄,两国就经贸合作和债务等问题举行会谈。结果,俄方决定免除蒙方所欠总额约100亿美元债务(几乎相当于蒙古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的70%,另外30%债务则转为俄方在蒙的投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使俄蒙关系得到大幅改善和全面加强。目前,俄在蒙的独资或合资企业有好几百家,其产值占蒙国内生产总值的40%。此外,蒙古有15万人曾留学俄罗斯,他们在社会上仍起重要作用。所以,继续与俄友好合作是蒙古保持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

  第三,蒙古与美国日本的关系不可能过分亲密。蒙古的地理位置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夹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既无出海口,也无中俄以外的战略通道。美国日本尽管经济实力强大,但不可能真正成为蒙古的“邻国”。此外,美蒙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缓慢,双边贸易额只有美中贸易额的千分之一。所有这些,都是对美国日本进一步深化与蒙古关系的制约。比较而言,中俄两国发展对蒙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蒙古来说,它深知要在大国之间玩“平衡”游戏务必要谨慎小心,如果不顾一切地卷入大国之间的纷争,过分亲近美国日本而得罪中俄,就势必损害蒙古的国家利益。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要中美关系或中俄关系不发生大的变化,蒙古会继续奉行把中俄两国放在首位的“全方位”、“多支点”外交战略,而不会偏离太远。(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正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11-1-23 21:2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给力!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03:58 , Processed in 0.1092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