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事实与真相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学术人士要求知道事实真相,从1995年开始,他们通过些秘密的
方式与美国政府交涉,要求美国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有些美国
政府官员说这是些”疯子的行为”.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和一位当年美军的上级军官却
联合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美国从来没有在日本本土投放过原子弹,在广岛
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事件是一场骗局,那只是美军进行的一场非同寻常的信息站和心
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软战争”。
由于这个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压制和否定,
最后甚至对这两位科学家和军官进行了软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因此只有
极少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纸终究包不住火的,这些消息终究会公布于众,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下就是历史的事实与真相。
这个信息与心理战被称为“曼哈顿2”计划。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实验爆炸成功。这颗原
子弹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学家、工程师和军方人士的预料。大多数的科学家也预
料到了这种武器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这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之父”奥
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战争的火焰已经熄
灭,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还在利用四处环海的地理优势进行垂死挣
扎。美军的飞机虽然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日本的许多工业城市(包括
东京、大阪)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而且人员伤亡十分惨重,但是,日本却没有
任何要投降的迹象,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准备在本土与盟军决一死站。盟军在1945
年6月份已经着手计划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登陆战,参加的盟军士兵大约为40万,
其中以美军为主。美军却非常担心这次登陆行动,日本已全民皆兵,这次行动必将会
造成盟军严重的伤亡。
但是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军便似乎发现了有新的希望。因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会
对日本造成巨大的伤亡,并且还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
那样就不再需要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强行登陆行动以及有可能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
争。这大概能避免约10万盟军的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极力要求对日本本土进行原子弹轰炸,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
的,这当中为首的美国军方人士是麦克阿瑟将军。
但是,许多科学家以及一些军方人士却反对使用原子弹。因为他们清楚原子弹的威
力给平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以及在爆炸后的辐射给土地的影响。
当然,他们也承认在日本进行登陆战将带来巨大的代价。因此,许多科学家和军方
人士建议对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压力使其投降。不过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很幼稚的,
因为当时日本已经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进攻,没有什么所谓“更大的压力”。因此军
方人士甚至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本人也赞成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即使这有巨大的风
险。
主张使用与主张不使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长达十几天的争辩,却仍然没有结果,但
是,因为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总统的支持,主张使用原子弹占了上峰。甚至已
经开始着手原子弹轰炸计划。
其实军方本身也有严重的顾虑。特别是运输问题和投放问题。因为新墨西哥州的原
子弹是定点引爆,从未实验过飞机投放,因此用飞机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计划就
有其不确定性。况且,美国当时只有两颗仅剩的原子弹,万一有特别情况发生怎么
办,而美国在几个月内不可能生产出第二批原子弹。
这时候,却有一个不知名的下层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为在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在英国沿岸和欧洲大陆沿岸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
迷惑战,使德军不知道盟军最后登陆的地点是在诺曼底,没有重兵部署在诺曼底,诺
曼底登陆时盟军没有受到有力抵抗,从而确保了登陆的成功。从1944年中到1945年
初,德军的V—1和V—2导弹曾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盟军同样是用信
息迷惑的方法使德军把伦敦的定位目标偏移了40公里,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次
两次成功的信息战都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当然,其中盟军的间谍
人员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个下层军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信息迷惑战来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信息的
方法让全日本相信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给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震撼,
造成恐慌,丧失其斗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这个方案提出时,受到了大量的讥笑和嘲讽。有些人甚至说他是美国军方内的白
痴。但是,当使用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争论没有结果时,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又想到了这
个方案。并且经过一系列研究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
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岛,与外界联系的途径已经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讯
已经被美军完全监听。各个地区的通讯的损害程度也相当大,可以说,美军完全有能
力控制日本各地间的通讯和消息以及新闻系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军已经控
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军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国民发布大量的虚假
恐吓消息而日本却难以辨别其真伪,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会认为是真实的消息。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大多数科学家接受了这个建议,军方人士最后也勉强同意
这个计划,但是,军方与科学家达成的协议是,如果计划失败,那么最后还是会使用
原子弹。
1945年7月28日,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战计划开始制定,被命名为“曼哈顿2”计划。
研究组对“攻击”的城市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筛选,在六个候选城市(大阪,京都,札
晃,小仓,广岛,长崎)经过反复严密的论证、比较,最后选定了两个城市作为“攻
击”目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岛和长崎,因为广岛和长崎距离东京比较远,在通
讯被基本切断的情况下信息来源极少,而且,长崎和广岛实际上已经由于美国的狂轰
滥炸而被孤立。把广岛和长崎作为信息迷惑战的目标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大批的
先进设备被运往关岛和提尼安岛。美军大量的军舰开始驶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
装备大量电子设备的信息战军舰。
对于这次行动,美国当然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美军同时在研究原子弹的投放计
划。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国军舰已经在广岛外海域部署完毕。信息战即将开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轰炸机在提尼安岛起飞,当然,它所携带的不是原
子弹,而是几颗美军的新型炸弹—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威力与原子弹相比简直不值
一提,杀伤半径不到100米,没有任何辐射。
8月6日早上,这架B—29到达了广岛上空并投下了几颗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爆
炸后引起了些大火,因为广岛仍有较多的木制建筑。但是引起的伤亡不是很严重。大
概只有不到三百人丧生。
飞机上报告了炸弹已经投下炸弹。
随后“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美军马上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切断了广岛与外界的无
线电联系。并伪装为日本在广岛的机构向日本全国各地发送无线电消息,用日语向日
本政府和国民求救,“广岛被一颗巨型炸弹轰炸,威力极大”,同时,美军在日本的
间谍网也开始工作(这些间谍大多数是美籍华人)。特别是把信息传给日本的几个特
别重要的物理学家,因为这些人会认为这种巨型炸弹是原子弹,只有这些日本科学家
真正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从而能对军方和政府建议投降。
可以说“曼哈顿2“行动是比较成功的,在技术上没有任何漏洞。广岛与东京、大阪
以及京都的通讯被中断,就连广播也因为美军的电波干扰而无法接听。甚至广岛市内
的人也不知道广岛“被原子弹轰炸了”。但是由于没有确实的资料,只有大量的消
息,虽然日本人相信广岛被轰炸了,但是只认为是一颗非常大的常规炸弹,知道美军
的假消息“广岛已经被毁灭”通过其控制的信息网发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这一
消息惊吓住了。当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广岛被毁灭”的消息,甚至有些距
离广岛不远的地方的人知道这是个假消息,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为什么他们的政府会发
出这样的消息,他们对此只能无奈。不过令美军哭笑不得的是,因为他们对日本通信
系统的破坏性打击,日本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离大城市较远的地区却没有收到他们发
出的消息,因此日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陷于一片混乱”。
一些日本的物理学家也对美军使用“核裂变弹”怀疑,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拥有核裂
变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之一西名吉尾却知道美国已经完全有可能掌握
了原子弹,他相信日本已经遭受到美国的原子武器的攻击,对此他忧心忡忡。
正当“曼哈顿2”行动还在进行时,6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世界发布了令人吃
惊的消息,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并向人们介绍了这种最新武器的强大威力,
“相当于1.5万吨TNT”,“广岛已经消失了,”这个消息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包括
传到日本以及所占领的地区。世界一片沸腾,很少人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信息战的
结果。
但是,日本在这时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将要投降的迹象,这令美国军方十分恼火,甚
至着手准备使用真正的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当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
正常现象,应该实行第二步计划。
1945年8月9日,日本还被一片恐怖笼罩时,又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
美军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信息迷惑,这次更加猛烈,因为长崎已经被美军的军舰给
完全封锁了,联人与人的直接通讯的条件都没有,美军又给日本各地传送信息“长崎
被原子弹轰炸”,“长崎消失了”。日本国民真正的开始陷入混乱局面。
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又向外界宣布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次,他
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惊的新闻——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电影资料,当然,实际
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弹的电影资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还有美军用模型制
作的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后的电影资料,在黑白电影中很难分辨真假。
电影资料被展示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大报都在头版刊登了原子弹爆炸的照片和
广岛、长崎被“毁灭”的照片。
日本国内已经陷入完全混乱。
同时,几位原子科学家,包括阿尔瓦雷斯、阿格纽、罗伯特*瑟伯尔等人通过他们的
日本朋友给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详细的讲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并劝日本政府
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过第三国向美国政府表示了投降意愿,不过是有条件投
降。美军也知道了这场信息战实际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方
案,要求日本马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军对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若不马上投降,将在东京投放原子
弹。 当然,这颗将是一颗真正的原子弹。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将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将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次信息迷惑战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胜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