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伐中宣部》意欲何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4 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讨伐中宣部》意欲何为?
作者:鲍不平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焦国标先生前不久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宏文”《讨伐中宣部入拜读之后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讨伐中宣部》意欲何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一个部门,只要工作,就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中宣部也不例外。对中宣部的缺点和错误当然是可以批评、也应该批评的。但批评应当是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这篇“宏文”如何呢?
一、通篇充满低级、粗暴地谩骂
下面是“宏文”中对中宣部颁纳一些用语:“中国最愚蠢落后势力的堡垒”、“弄权得到快乐和贿赂”、“横行不法、擅权祸国”、“将沉沦到阿鼻地狱万劫不复”、“巫婆神汉化”、“罗马教会化”、”日本文部省化”、“宪法杀手”、“冷血弱智”、“混蛋”、“凶顽”、“误国误民’’、“千秋罪人”、“庇护恶棍和腐败分子”等等。
人们会以为焦先生大概把他能想到的各种恶毒咒骂都使出来了,不对。据焦国标自己在这篇“宏文”中说,他这些低级粗暴的谩骂是“形诸文字还客气了一些,在电话里我跟泼妇和泼皮一样破口大骂”。真不知道焦先生的“泼妇和泼皮一样”的谩骂还会低级、恶毒到什么程度,也许可以使他的“泼妇和泼皮一样”的谩骂申请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而如他在“宏文”中所追求的“名垂青史”了。
用谩骂来代替讲道理,这正说明了焦国标讲不出什么道理。事实上,找遍 焦国标的“宏文”也找不出多少讲道理的词句.
二、“宏文”中没有摆出任何有份量的事实
“宏文”洋洋洒洒一万几千字,除了谩骂还是谩骂。说“中宣部害了十四种大病”,而每一种都只是扣一顶帽子,再加上许多恶毒的谩骂,举不出什么像样的事实。
在“第十一大病”中说,中宣部“许多时候是权钱交易,是权力寻租,
是受恶人之托,忠恶人之事,拿党和国家赋予的媒介管理权为腐败分子减祸消灾,谋取私利”。果真如此,中宣部就是严重违反党纪、触犯国家刑律了,焦先生为何只是在网上写文章谩骂,而不到中纪委去检举,不到法院去控告呢?焦先生在这里摆不出事实,只是说“有没有接受事主的黑钱,我们不能不提出质疑。”仅凭“质疑”就可以给中宣部定下如此可怕的罪名,焦先生的“勇气”真是大得可以.要是人家告你一个诬陷诽谤罪,恐怕你就只能吃不消兜着走了。
三、焦国标站在谁的立场上?
还是请焦先生自己来回答吧!
焦国标在《讨伐中宣部》中声嘶力竭地叫嚷,“美国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是“香饽饽”,必须“把香饽饽称为香饽饽”,“否则必然身败名裂”。这篇“宏文”还把“民运分子”、“六四流人’、“政治流亡者”、“持不同政见者”这些与中国人民为敌、妄图推翻中国共产党政权、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定下的国家政治制度的人们引为同道,为他们争取“自由”、“权力”。
美国的政治文明有其可取和可借鉴之处,但存在根本性弊病。远的不说。
2003年美国炮制了萨达姆支持“基地”组织、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谎言,以此为借口入侵伊拉克;在占领伊拉克以后。残酷镇压反抗占领的伊拉克人民,野蛮虐待伊拉克战俘。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代表达拉杰说,“甚至伊拉克儿童一生都会记住,美国的自由与民主实际上是什么。”而焦副教授却五体投地地赞扬“美国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焦国标还说:“党中央精神”的“头号反对者、头号否定者、头号干扰阻挠者”“不是台湾”,“不是贪官污吏,不是海外民运分子,不是美帝国主义,不是法轮功”,而是中宣部。焦国标颠倒黑白,一至于此。这也不打自招地承认了他自己与台湾陈水扁之流、贪官污吏、海外民运分子、美帝国主义、法轮功沆瀣一气,是一丘之貉。焦国标把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一个部门说成“是人类之敌、文明之敌、民主之敌、自由之敌!”说自己同中宣部是“敌我矛盾”。他的立场是多么鲜明!焦先生分明是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而同“美帝国主义”、法轮功、台湾陈水扁之琉穿一条裤子。
焦国标大骂中宣部“背叛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是宪法杀手”、“吃里扒外”,似乎他自己是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的,是“捍卫宪法”的,不“吃里扒外”。从土面弓!述的焦先生的话来看,焦先生把这三顶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倒是最合适不过的。焦先生拿着中国人民发给他的工资,却鼓吹“美国的政治文明”以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把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妄图颠覆中国现政权的人引为同道,这不是“背叛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宪法杀手”、“吃里扒外”,又是什么?他居然敢这样责骂中宣部,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四、焦国标为什么特别痛恨中宣部?
焦国标从根本上否定中宣部这个部门及其工作。中宣部,中共工9 2工年设立,俄共(布)设立更早的多。焦国标咬牙切齿地咒骂说:“中宣部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它的核心工作是好事无中生有,坏事有中生无;好事小的化大,坏事大的化小;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不知客观为何物,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背道而驰。殊不知这种工作本身就是罪恶,就是灾难,就是政党和政府自绝于人民之举。”“中宣部是当下中国的‘反动派”’;“是不背不盖赤裸裸的反动,是不折不扣的反动。”“从上到下各级中宣部系统的工作”,“好比街头恶棍行横”。他说:“上策,撤销各级中宣部。”
有一位据说是某中央级出版社前副总编的何家栋先生在网上发了一封致焦国标信,竟然拜倒在焦国标膝下,何先生在信中说:“你为‘讨伐’申述的十四个理由,也是十四条建议,有理有据”;“这不只是个人品质问题,还有个体制问题”;“共产党是靠宣传起家的,毛泽东主席就特别看重宣传二作”;“您提出解散中宣部,看来也不是意气用事”。他特别反对中宣部找“一批离退休老总”进行新闻阅评,反对“那些老布尔什维克继续发挥余威”,反对“封杀舆论”。焦国标也点出,他之所以“讨伐中宣部”,是因为中宣部经常发布一些“不准”.他们两人都不敢说出这些“不准”和“封杀”的内容,或只是歪曲某些“不准”的实质。
实际上,中宣部的“新闻阅评”半数左右是对媒体新闻报道的肯定,半数左右是谈问题。这些年“阅评”批评的内容包括:宣扬“飞碟”之类伪科学,宣扬法轮功之类伪气功和封建迷信,刊发虚假新闻、骗人的和传播不健康思想的不良广告、诲淫诲盗的低俗新闻等,搞“有偿新闻”,宣扬西方政治经济制度、歪曲中国革命历史和丑化党的领导人等等。这些批评反映了广大受众的意见,有何不妥?何罪之有?
顺便提一句,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不可能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新闻报道总是带有阶级性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利
用新闻报道为自己服务的。美国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前夕,吸收67多名国内外记者随军采访,同时颁布了《随军记者守则》,规定了许多的“不允许”。力图使各国记者的报道符合美国的口径。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車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苏联解体就是一个例证。
西方和苏联当年那些反社会主义的“民主派”就是以新闻宣传作为攻破这个社会主义堡垒的突破口的。苏联在解体前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确存在不少缺点和弊病,是应当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但西方和苏联“民主派”并非如此,他们从根本上否定苏联的新闻宣传工作,指苏联新闻宣传是“精神垄断”,要求新闻宣传“解冻”,实行“舆论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接受了这些人的主张。结果正如《纽约时报》工9 8 9年l0月23曰指出的:“苏联报纸每天充斥着飞碟之谜到对布尔什维克革命亵渎性批评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新闻”,“甚至列宁实际是恐怖主义分子的说法都出现了”。1999年11月29日苏共莫斯科市党代会指出,此时苏联舆论工具“对西方的一切都肉麻吹捧”。苏联新闻宣传的失控和西方对苏宣传使苏联人思想混乱,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致使已有7 4年历史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众多的,而拱手让出意识形态阵地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苏联解体之日,苏联“民主派”们手舞足蹈,欢呼自己的目标终于达到了。而苏联共产党人则痛苦地反思,认为没有及时有力反击“民主派”对苏联政权的攻击、对十月革命的诽谤和对列宁等十月革命领导人的丑化,是犯了严重的历史性错误.
回顾苏联解体的教训,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焦国标和何家栋都把攻击的矛头对准宣传部系统及其工作,叫嚷“撤销各级中宣部”了。
五、焦国标“讨伐中宣部”志在“名垂青史”!
焦国标还直言不讳地谈到自己“讨伐中宣部”的另一个“理由”是为了自己能像弥尔顿、马克思一样“名垂青史”。焦国标说,“三百六十年前弥尔顿写了《论出版自由》,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恩写了《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我想做中国的弥尔顿,我想让这篇《讨伐中宣部》成为彪炳史册的历史文献,就像《论出版自由》一样,就像《评
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一样。”“讨伐中宣部,推动中国当代社会文明(注:
应是“转到西方的政治文明”),功劳反倒是大大的,大英雄一个。跟前面提到的诸位前人一样,足以名垂青史。”人们都知道,弥尔顿、马克思的那些著作矛头是针对当时西欧的反动统治阶级的,是为推翻它们的统治造舆论的,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同时提出了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因而能“名垂青史”。而焦国标的“宏文”
矛头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通篇除了诬蔑、谩骂之外,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新东西,焦国标竟然把自己和自己那篇粗俗文章同弥尔顿、马克思及其著作相比拟,出言之狂,脸皮之厚,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不妨也重温一段历史。当年那些为推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大造舆论的“民主派”。曾受到西方高度赞赏,大概也自认为“功劳大大的”,“大英雄一个”,“足以名垂青史”。可当苏联解体以后,他们却未受到重视,更未受到重用,先后都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们倒也做到了“名垂青史”,不过是另一类,被人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最后,笔者有个疑问,想请教于教育部长、北京大学及其新闻学院的负责人,你们延聘这样“学者”做大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6 21:59 , Processed in 0.0800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