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压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0 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压器

               陈光文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中国的变化,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同时,中国始终坚持争取的发展方向,使得当今中国已成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且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得到跨越性增强,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和国防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政治:集体领导制民主集中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将集体领导制作为一种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党组织的最高准则。其间,历经几代领导人的更替,既积累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站在建国63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集体领导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人民群众福祉的增进,更显至关重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个探索丰富中央领导实行集体领导制的过程,这一体制也随着党的发展成熟而不断推进。这项成熟稳定的集体领导制度,对于一个即将跨越百年的政党而言,意义是非凡的。
  从现实来看,中央集体领导制正在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和中国近年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中央集体领导制的稳定和坚强的领导。也正因为如此,在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不仅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是最佳的,而且与世界最发达的美国的GDP总量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由危机前的4倍缩小至2011年的2.2倍。此外中国对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作用最大,实际贡献最显著。
  中央集体领导制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集体”二字:是“集体领导”,但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而后才是民主集中。任何大政方针的出台,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个人智慧”的偶露机锋。同时,对于各省各部各委的人事任命,也是采取投票表决制,这也为最大程度的选用精英人才提供了保证。
  事实证明,中国集体领导层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国家发展思路,能够根据国情灵活调整发展策略,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西方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从而为中国的连续发展和国家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创造了最佳的最合适的条件!

  经济:实现崛起并领跑世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成功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新的经济政策指引下,中国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挑战,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8%增加至2010年的9.3%;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改革之初的不到1.%增加到目前超过10%。而过去10年是中国全面发展的“辉煌1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实现了年平均11.5%的经济高增长,经济总量从位居世界第6跃升为世界第2;实现了年平均18.8%的贸易高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位居世界第5位跃升为世界第2位;实现了年平均23.5%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高增长,研发支出总量从位居世界第5位跃升为世界第2位……
  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里,世界经历多次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却能保持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这与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审时度势是分不开的。现在中国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宏观和微观环境都非常有利于中国继续加强改革成就,特别是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国更加富有和强大。
  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让中国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企业迈出国门,到中国资本融入全球,中国人的足迹遍布世界,中国这个名字已注定与世界的发展、经济的起伏紧密相关。今天,中国已一跃而成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更是全球政治经济稳定的“稳压器”。

  社会:国计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社会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变化都是惊人的。中国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各地高楼都在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由铁路、公路和航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日益扩大。而且,在科技发展上,比如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上海磁悬浮列车、京津高速列车、京沪高铁、载人航天连续成功、载人深潜创造世界纪录等,都让人感觉到中国硬件建设的进步。
  按照联合国标准,过去的34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中国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在环保领域,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过去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了2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亿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了15%左右。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由1978年的67岁提高到73岁。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政府在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公共服务得到改善。从发展的创造力来看,十几亿中国人民不仅是创造中国奇迹的真正英雄,还是共同分享巨大发展成果的主体。
  而中国推行民生经济,对社会、对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非凡。中国的发展模式说明世界发展的模式是多样的,西方式的民主并非唯一选择。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是经过历史检验被证明比较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的,是一种被证明为成功的崭新发展模式,特别对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与很强的借鉴作用。

  外交:大步迈向世界中心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中国大发展的时刻,也是国际体系发生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外交顺应形势,借势而为,实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急剧上升,融入国际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与外部世界和国际体系的双向影响在不断深化。在积极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国际社会还感受到中国软实力的影响不断增强,比如国际上的中文热、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到中国求学的外国学生不断增多等现象,都说明中华文化已经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外交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从而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中国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而这一作用在未来必将不断增强。如果没有中国的充分参与与配合,当今世界的一切事情都无法获得妥善解决。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到国际体系中,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又积极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并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且在解决全球问题时,中国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在联合国、金砖集团、20国集团、APEC会议,还是在其他国际组织中,中国的声音和代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以“台独”、“藏独”以及“疆独”等分裂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外交灵活运用双边、多边平台,既注重发展与各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同时又通过机制平台整合各相关国家,形成区域安全、政治、经济合作的态势,并将遏制分裂势力纳为双(多)边合作的主要内容,建立并巩固了相关的外交处理机制。

  国防:满足需要的和平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真正确立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正确的国防发展方向,并且通过面向世界走出国门,从此开阔了眼界。中国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这可以说是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人员所进行的自主创新,使中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客观地讲,中国研制的武器,即有前苏联和俄罗斯武器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武器侧重于精密的长处,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之路。
  中国军队肩负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职责,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中国军队结合日常战备,与海监、渔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为国家海上执法、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从中国军队近期举行的一些军事演习活动来看都是有针对性的,其目的是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
  当今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由国家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外交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轻易改变。中国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利用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用自己国防能力的发展服务和维护世界和平。
  此外,中国是一个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中国没有意愿与周边或世界任何一国进行战略对撞,中国所奉行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因某一事态的变化和个别新型武器装备出现而改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已经看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是真诚的,中国对世界和平稳定的贡献将越来越明显。

  结语
  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奉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辉煌成果,一跃成为具有很高国际地位的大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果,是因为中国几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对这一政策普遍拥护以及各行各业人民的不断奋斗,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因素。可以确信,随着十八大的胜利结束和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登台亮相,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步伐也已大步迈开,中国全面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号角也已高调吹响!  (cgw316于2012.11.2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03:43 , Processed in 0.0837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