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也谈中国中段反导技术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5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02-05 10:43:06
归档在 军事科技谈 | 浏览 3651 次 | 评论 2 条
反卫星武器与卫星技术同步,您如何理解这句话?我查阅一些资料时发现,研发反卫星武器更多是美苏在冷战期间一个博弈点。在近几年,除了美俄两国,很多国家都对反卫星试验表现出兴趣,比如中国、印度、伊朗和朝鲜等国家。为何研发反卫星武器越来越被重视?

回答:在太空有了军用卫星之际,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也就开始研发相应的反卫星武器,毕竟太空的军事侦察、通讯、导航等卫星对其他国家是一大威胁,只有把这些卫星打掉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尤其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天基卫星的依赖越来越重,这些卫星对地面构成的威胁已经成之前的防御性转向了进攻性,如何要想遏制这些国家的强大军事能力,就有必要对其严重依赖的卫星系统予以清除,毕竟未来的争夺战已经成为夺取“制天权”的战场,只有通过多种反卫星能力的建设,才能最终取得“制天权”的胜利。

许多国家都以弹道导弹防御试验为借口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我想请教宋老师,导弹防御试验与反卫星武器试验两者为何总被外界联系到一起?

回答:从目前来看,弹道导弹防御与反卫星武器试验有十分密切的技术联系,尤其是处于中低轨道运行的卫星与飞行中段的弹道导弹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飞行轨道、目标特性等,因此,只要具备中段拦截能力的拦截导弹就可以实施对卫星和弹道导弹的有效拦截,但技术核心在于需要具备很强的高速飞行目标的跟踪和识别能力。

现在各国愿意使用激光技术摧毁太空中的目标。激光武器有哪些优势,让它受到了追捧?有美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正在发展一些反卫星武器,包括可致盲卫星光学器件的陆基激光器。这些武器可能被部署在不会遭到外军打击的中国腹地,从而能对敌国的太空军事系统实施威慑”。宋老师如何评价中国的陆基激光器?它能对美国的侦查卫星造成威胁吗?

回答:激光武器是定向能武器之一,其最大优势就是“指哪打哪”,不需要“飞行”时间,可瞬间摧毁或干扰高速飞行的各类太空飞行器,尤其适合于在外太空作为攻击性武器。高能激光武器除了能彻底摧毁太空目标外,也能对目标实施致盲性打击,让其暂时失去功能,是世界各军事强国今后武器发展的技术潮流和重点方向。中国发展激光武器并不晚,也具备很强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高能激光武器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它本身就可以作为反卫星武器的一个重要选择。

美国为了保持在太空中绝对的军事优势,全力开发和研制天基(陆基、海基)反卫星武器系统。美国的反卫星技术在全球是否最成体系最具实战力?有说法称,太空是美国“最致命的软肋”?您同意这一说法吗?

回答:不可否认,美国是反卫星武器发展最强的国家,尤其是“星球大战计划”让美国实施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产生了很多实际的应用成果,如“智能卵石”等。如今美国的陆基和海基反卫星能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包括采用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等反卫星的能力也都很强,最典型的就是“标准-3”导弹多次试验,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战能力。

但确实美国的卫星系统是其“软肋”,毕竟美军太依赖于太空技术的支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军强调保护其太空资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美军现有太空系统来看,多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毁伤能力,这也是美军今后太空技术发展的重点。

近几年美国日本等国家不断渲染中国的反卫星试验,认为中国的这一举动加剧了太空军备竞赛。您认为,中国的技术与美国有无可比性?在中国技术远不如美日的情况下,为何却成为它们抨击的对象?

回答:中国反卫星技术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包括拦截技术、试验次数和实战能力等,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只是谋求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杀手锏”,对挑衅中国的强敌“一招制敌”,绝无挑衅他国的目的。但恰恰是中国“正常”此举招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无端指责,就是因为反卫星武器“刺痛”这些国家的软肋,他们不希望中国具备反制措施来“反西方遏制”。因此,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出现自然就是“中国威胁论”的重要口实,要大加渲染。西方国家习惯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积弱中国,而不想看到一个希望崛起并生机盎然的复兴大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6-3 15:28 , Processed in 0.0560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