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整了罗援整戴旭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9 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闫桥 于 2013-4-8 21:55 编辑

整了罗援整戴旭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闫 桥/文

半夜起来从凤凰网资讯中看到一篇最新的评论文章:戴旭回应质疑称系假美国鬼子扑上来 被指蛮横 (原标题:网络怎么成了上甘岭),来源:北京晨报。

我觉得这又是一股在舆论界刮起的歪风,前一段时间是打压罗援,现在又拿戴旭说事,这样不好!

我认为,罗援将军和空军大校戴旭是我们军队中为数不多的能经常在媒体中敢于说硬话的人,尤其在中国面对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海上争端的时候,不应该出现这种打着批评名义实为消灭“异己”的所谓不同的声音。

当年抗战迫在眉睫,汪精卫就是不赞同抗日的“不同声音”的总代表,并美其名曰“曲线救国”,出逃越南后再受日本邀请回国建立汪伪政权,这是一段另中国人蒙羞的历史。蒋介石倒也主张抗日,甚至是一个坚定的抗日领袖,但他在战争初期放弃东三省的“不抵抗政策”与他的“攘外必须安内”政策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我认为,当一个国家遇到事关重大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应该同仇敌忾,尤其在一片软绵绵的空气中强硬之声应该是拨开迷雾的一缕曙光,理应得到尊重和呵护,不能深抠他们的言辞,只要能对敌人和对手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就好,只要是能起到反击的作用就好。

但事实上在现实中就是有人拿着针尖当麦芒,太较真,也不知是图显示自己的雄辩还是什么,就是要把它们“打翻在地”。我想,现在我们还没有把来自海上的敌人怎么样,倒要把我们的“主战派”怎样了,这岂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从网络上看到网民整罗援整戴旭我心里很不爽,不禁使我联想起中国历史上的抗敌英雄们的悲惨下场,我认为整了罗援整戴旭是我们民族新时代的悲哀。因为如果一个正常的进步社会,如果纵容少数,打着舆论多元的幌子混淆是非,并以消灭社会主流民意的代表者为荣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没有任何正义可言。而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正是媒体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下面是北京晨报的文章,我感觉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篇批评文章:


“一个月前,上海复旦大学的假日本鬼子已经发起对罗援和我的围攻,现在,一群假美国鬼子又扑上来了!我说过,网络就是捍卫国家利益的上甘岭,我不会后退半步的!”近日,知名军事评论者戴旭微博上放出狠话。

不否认,网友们的部分言论过于刻毒,甚至流于恶骂,但毕竟有不少人在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以暴制暴,难免殃及无辜。况且,言语粗鄙更可能是修养问题,未必就是“假美国鬼子”,把网络比喻成上甘岭,实在不伦不类。

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前辈们以鲜血为代价,捍卫了和平与荣誉,这与在网上摇动唇舌、坐而论道有天壤之别,如果喷点唾液就算是捍卫了国家利益,就敢与先烈们比肩,这实在是最大的冒犯与不敬,既违背历史正义,又显得过于狂妄。

况且,与戴旭理论的网友多是同胞,可为什么在戴旭眼中,他们却成了敌人?

因为他们意见不同,所以就是立场错误,并理所当然地升格为“鬼子”,还当不上正品鬼子,言外之意,消灭他们已成完全正确的事。沿着这条偏执的逻辑发展下去,将来谁还敢提意见?如果大家只能唯唯诺诺,戴旭捍卫的是国家利益呢,还是自己的利益?

中国社会正日益走向多元化,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和沟通,不能只想说自己的,不顾他人感受。然而,许多人虽然身体进入了新时代,观念却还留在过去,他们习惯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问题,只要与他不同,就是立场错误,就是敌人,如此乱设战场,不仅不能捍卫国家利益,反而会激化矛盾,撕裂共识。

戴旭是一个有个性、敢说话的评论人,偶尔情绪失控,放两句狠话,可以原谅,但如果习以为常,拿着蛮横当个性,那只能说明他不适合成为公众人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13-4-10 00:47 | 只看该作者
假如整了罗援、整戴旭——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远了,中华民族离殖民地不远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9 00:42 , Processed in 0.0934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