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阿基诺趁火欲打劫黄岩岛 中国将提前对菲开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9 15: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基诺趁火欲打劫黄岩岛 中国将提前对菲开刀
2014-01-09 07:31:38

  
  5日 ,据《菲律宾星报》报道称,本月4日菲律宾军队开始轮换部署于南沙群岛中业岛上的空军和海军分遣队,菲“卡拉延市市长”奥农已经证实向中业岛部署军队的消息,日前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部已用海军飞机为中业岛往返运送新的空军部队。据悉,菲军驻扎中业岛,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其占据的南海7座岛屿和2个沙洲的掌控。事实上,菲军增兵南海自去年12月起就已陆续展开,当时菲军第二艘“汉密尔顿”级巡防舰被部署到巴拉望岛附近海域。中业岛是中国南沙群岛中仅次于太平岛的第二大岛,“中业”一名系为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海军接收南沙群岛主权的军舰“中业号”而命名。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占领,是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在中日东海冲突进入关键时刻,菲律宾却高调向中业岛增兵,此举明显有意趁火打劫,因为当前中日因钓鱼岛而剑拔弩张,两国正处于意志较量的关键时刻,因此中国无暇顾及南海,从而使菲律宾钻了空子,但菲律宾的这一最新行动,也充分说明阿基诺政府执意要与中国死磕下去,用军事手段捍卫其所侵占南海岛屿的利益,其所作所为也是对中国政府的最大挑衅。目前菲律宾实际控制南沙9个岛礁,控制数量仅次于越南,成为南海名副其实的既得利益者,此外菲律宾也在所控制的9个岛屿上大量驻军,以图长期军事占领。实际上菲律宾之所以想方设法侵占南沙群岛,主要是看上了南海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菲律宾才不惜冒着危险执意与中国对抗。


  2012年中菲两国曾在黄岩岛发生严重对峙,因军事实力不济与台风的作用下,菲律宾最终败退下来,丧失了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日前菲政府已经承认黄岩岛处于中国的有效控制之下,所有菲律宾船只已不能进驻。为了黄岩岛一幕的重演,强化菲律宾对南海所占岛屿的控制,阿基诺政府一方面加紧大规模实施军购计划,扩充自身在南海的军事力量,在重大关键岛屿上修建机场与陆军基地,加大对所占岛屿相关海域的巡逻,并且将废弃军舰放置在所占岛礁上,或在非法占据的南海岛屿上建幼儿园,以造成永久占据的既成事实,企图从法理上和事实上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拉拢美日等地区之外的大国介入,借助外力制衡中国在南海的活动,以捍卫自身在南海的既得利益。

  中业岛位于南沙正北方约90海里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国大陆前往南沙诸岛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太平洋-印度洋通道的重要节点。截至目前,中业岛已被菲律宾实际占据近43年,且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只要能够再坚持7年,菲律宾就能够以“实际控制50年”为由,主张从国际法层面获得完全的主权,进而以此为基点,将广大南沙海域划归己有。实际上菲律宾向中业岛增兵,主要出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加快对中业岛的扩建,强化武力保驾;第二是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分散中国的注意力,便于美国收缩对中国的包围圈;第三搅乱中国的战略布局,转移中国在东海对日本的压力,从而使日本获得喘气的机会。不管菲律宾处于何种目的,但其幻想逼迫中国做出让步,实现永久占据南海的既定目标不会有任何松动。


  实际上南海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菲越实际占领50年,中国恐怕很难再有所作为,按照目前中国海空军的实力,中国收复南沙所有岛屿不是问题,但南海问题已经被国际化、复杂化,牵扯太多的国家与事端,会造成严重的国际纠纷与政治问题。若此时中国对菲律宾动手,非但解决不了南海问题,反而会让周边国家抱团取暖,更会给美日直接介入的口实,对中国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说当前并不是中国对菲动武的最佳机会,但中国也绝不能任由菲律宾为所欲为,而应该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派遣执法船只与渔船对菲所侵占岛屿进行围困,阻止其补给船只的进入,逼迫菲律宾驻军撤离,从而继续复制黄岩岛模式,一旦等到时机成熟或者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应毫不犹豫地对菲律宾发起突袭,以收复被菲所侵占岛屿,确保中国南海主权的完整与周边安全。咱只是说说而已,要采取动作这个要看中国高层证咋办了?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30 00:37 , Processed in 0.0995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