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9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从沙龙去世看巴以不同反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沙龙去世看巴以不同反应

闫 桥 / 文

85岁的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在因中风已昏迷长达8年之后于11日去世,以色列官方13日将在此为沙龙举行国葬,而巴勒斯坦人对他却普遍对他感到反感和憎恨,在加沙街头,有巴勒斯坦人给路人发放糖果“庆祝”沙龙的去世。哈马斯发言人说,沙龙双手沾满巴勒斯坦人民的鲜血,是一名战争犯。“这个暴君的离开让我们更有信心取得最后胜利。”
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位以色列前领导人呢?
作为以色列最精明且最负争议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之一,沙龙从中东地区的战火中走出,以“推土机”强硬形象登上政坛顶峰。他时常在政治家与政客之间“变身”,尤其在以巴和平进程中,既有引发阿克萨清真寺流血冲突、开建约旦河西岸隔离墙等惊世之举,也有力排众议从加沙地带撤离等勇敢决定。可以说沙龙担任领导人的时代使巴以双方的冲突激化到了顶点,尤其他在2000年9月28日突然造访位于东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之后,引发长达5年的巴以流血冲突,把巴勒斯坦人的自杀式袭击推向了历史高潮。巴以这种实力不对称的战争开创了战争新模式的先河,直至他派兵围困在拉马拉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官邸,导致其于2004年11月11日去世,次年2月8日,沙龙与新当选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举行会谈,双方最终达成了停火协议,以色列人撤出了加沙,并同时开始了从约旦河西岸共计25个犹太人定居点的撤离行动,结束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所以说,这位军队出身的以色列领导人沙龙一向是以鹰派著称,在他经历过历次中东战争后,他就成为了以色列的“战争英雄”,但在阿拉伯人看来,就是杀人魔头。“沙龙”这个名字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最遭人咬牙切齿,在加沙地带,垃圾桶上曾到处写着沙龙的名字。因为当年沙龙上台后,宣布不与时任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打交道,数次重兵围困阿翁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官邸。沙龙宣布巴以1993年签订的《奥斯陆协议》失效,舆论哗然。巴方指责沙龙单方面关闭谈判之门,和平进程陷入停滞。尤其由于沙龙对阿拉法特的围困并导致这位活跃于巴勒斯坦政坛几十年的民族英雄死亡这件事,巴勒斯坦人耿耿于怀。不过就在一年之后(2005年12月),沙龙首次中风,虽然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就在一个月后的2006年1月4日,沙龙出现严重脑出血,昏迷后再未苏醒,靠呼吸机等辅助设备维持生命直至11日去世。所以说,自阿拉法特的离世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政坛上的这两位针尖对麦芒似的人物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巴以也出现了缓和迹象。但随着以色列撤出加沙,巴勒斯坦内部也出现了分裂,盘踞在加沙的武装竟自立门户,不听阿巴斯政府的指挥,相当于在巴以和平进程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应该说,这些年巴以局势从总体上讲还是有所缓和的。以色列虽然曾经发动过几次对加沙的突袭,但目标也仅仅是打击极端势力。国际社会这些年并未放弃对巴以的斡旋及和平努力,今年1月2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将在约旦河西岸会见巴勒斯坦执政党法塔赫领袖阿巴斯前,呼吁双方能就和平协议的框架达成一致,并称这份协议有望在4月份达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19:20 , Processed in 0.0851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