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俄紧密合作背后的推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7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俄紧密合作背后的推力

闫 桥 / 文
2月6日,习近平主席如约应邀专程飞往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这既是对国际体育的支持,更是对俄罗斯这个中国重要邻居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纵观近年来中俄战略的走向,我们似乎更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严格地说,中俄之间的合作不仅单单是靠两国间各自的利益诉求所驱动,更重要的还有外部的推力,从广义上说也是美国战略失败的产物。
从地缘政治的方面说,中俄有着漫长的边界接壤。冷战结束之后,中俄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方面的压力。虽然中俄双方在发展模式和实现发展的渠道上并不完全一致,但随着两国经济发展的强势过去之后都感到了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依存。普京希望2014年双方的经贸额由去年的八百多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正像习近平说强调的那样:“我们要继续深挖巨大潜力,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顺利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如期实施俄方向中方增供原油和天然气、扩建输油管道、建设合资炼油厂等项目,扩大核能、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中方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这充分说明双方不仅在经贸领域,而且也必定推动两国在国际政治、地区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一切挑战。
我们知道,中俄两国的关系曾经经历了漫长的起起伏伏,由于历史的原因双方都缺乏基本的信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与前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而结盟,并在苏联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威胁。但好景不长,随着赫鲁晓夫上台单独采取与美国缓和关系的举动致使东方阵营分裂,之后的中苏论战差点使两国走向战争,直到苏联解体前两国关系才略微缓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除了经历阵痛之后的经济崩溃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直到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手段才使内外交困的俄罗斯重新走上了复兴。应该说,中俄目前都面临着一样的来自外部的威胁,都有着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抱负,尤其在应对外部共同的敌人时都知道走合作的道路,因为这也是唯一可选。应该说,中俄两国民众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有纠结的一面,但也有友谊团结的一面,现在两国又回到了现实的友好相处的阶段,两国都需要通过加深全面合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说,中俄目前紧密合作不仅是地缘政治的考量,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美国却作为一种中俄紧密合作的一个外部推力而存在。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美国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搞北约东扩,力图进一步缩小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目前双方交锋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了叙利亚问题和乌克兰,在军事上美国更是在东西两面以部署反导系统给俄罗斯“锁喉”。去年在叙利亚化武问题上美国本想以此为借口对叙动武,但在中俄的阻碍下没能实现,反而演变为一场帮助叙利亚去化武的活动,这使得美国大为光火。还有斯诺登问题等,确实让美国很没面子。同时美国重返亚太的道路上受到了阻碍,特别是在中日领土争端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并没有达到其挑起争端所想达到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肯定是受到了挫折。美国目前利用日本媒体所报道的中国即将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就是对中国发出警告,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美国的恼羞成怒,而美国对日本的偏袒不仅不会使得事态有所平息,反而更会把中日争端的本质——中美矛盾趋于表面化。
按理说,美国应该在去年趁6月举行的习奥庄园会晤中美所取得的共识压制日本的图谋,促进亚太的和平与稳定,但由于美国霸权使然并基于视中国为敌的判断,中美关系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依旧在各种问题上给中国下绊子。如果美国继续认不清当前的形势,看不透日本的图谋,我想到头来还是要自讨苦吃。因为安倍早已把修改宪法当做是修改占领军下的屈辱,早已把矛头指向了美国,美国还执迷不悟就有点可悲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8 19:28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