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为何对中俄主导的亚信峰会不屑一顾
英国《金融时报》5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重振地区组织对抗美国权力。报道称,就在数天前,多数驻北京的西方外交官还从未听说过上世纪90年代在哈萨克斯坦成立的一个小型地区安全会议。但是当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鲁哈尼及另十几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周一先后抵达上海时,这些外交官都开始争相了解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围绕这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峰会的仪式,是中国试图重振死气沉沉的多边组织或建立直截了当排除美国的新组织的最新例子。
当亚信峰会高调走进2014世界政治安全视野的时候,美国和他的地区盟友把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中俄的海上联合军演和中俄的经济合作框架上,这无论是针对东欧局势还是东亚局势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亚信安全框架对美国的霸权威胁可能是长远的,短期来看无法动摇美国主导的亚洲政治安全格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亚信峰会的主旨讲话中,用三个“归根结底”直接、明确地向外界传递出亚洲新安全观的总体思路,也道出许多亚信成员国的心声。习近平指出,“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
很多评论认为此次亚信峰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对只作为观察员与会的美日来说,峰会影响越大,他们越失落,一些媒体认为,中国借此次峰会有意构建一个把美国排除在外的亚洲安全新秩序。而实际上,当前的亚洲政治、经济、安全问题都无法摆脱美国的传统霸权影响力的干预,所以亚信走向前台只能算是一个开始。
在美国眼里,习近平的三个归根结底所阐述的宗旨,与美国在美洲贯彻的门罗主义思维并无二致。但是即使是强大的美国也无法阻止南美和中美洲国家与中俄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趋势。而国家众多矛盾纷杂的亚洲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区域内安全机构框架将美国排除在外的。美国在亚洲固有的盟友和军事安全构架将是亚信宗旨实施的最大障碍。
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是制造矛盾然后解决矛盾,在整个过程中的重心还是围绕美国的全球利益。这当然会让亚洲国家自觉不自觉的选边站队,实现对亚洲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矛盾的国家分化。而要想实现亚洲自主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稳定框架的构建,这些传统矛盾不能解决,美国根本无须害怕。
亚洲国家的宗教民族矛盾、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纠纷,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只要这些问题还在,美国势力都会继续成为这些矛盾关系中的重要筹码。美国在遏制中俄主导的亚洲新安全体系的建设上就总是会有机可乘。就安全问题来分析,虽然亚信成员国比上合组织多,但是美国更害怕的是上合组织的军事联盟化转型。2014-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