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7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兵棋团队是否能换来中国国防的强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 0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兵棋团队是否能换来中国国防的强大


——记国防大学兵棋团队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周超、王逸涛、罗金沐)他们,给军队训练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他们,让信息化战场走进实验室,叩响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之门。

    7年来,国防大学兵棋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军首个实战化大型计算机兵棋系统,有效应用于20余次重大演习,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获得20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团结协作、自主创新,世界级难题迎刃而解

    计算机兵棋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军事演习训练和作战方案评估。“让战斗首先在计算机上打响”,已成为大国军队共识。

    2007年,在军委总部领导下,我军首个计算机兵棋系统在国防大学启动研发。

    “国外完成这样的技术大工程,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成功率低。模仿走不远,引进行不通,必须自主创新。”兵棋项目总设计师、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副主任胡晓峰少将说。

    兵棋团队开始了艰难创新。想定系统集成测试第一天就出现68个问题,涉及上千个节点。大家咬牙奋战,15天调试几千条规则和十多万数据,系统终于稳定;面对系统多内核联合运行、可视化回放讲评等技术难点,研究人员经历无数次挫折终于攻关成功;为突破作战模拟可信度这一瓶颈,他们连续工作数十个日夜,开发出辅助系统,使推演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大攻关需要大情怀。尽管缺经验、缺技术、缺人才、缺经费,但大家齐心协力,向世界领先水平挺进。”兵棋项目副总设计师、战略兵棋系统教研室主任司光亚说。

    7年来,兵棋团队通过与多个集团军、训练基地、军事院校及地方科研单位广泛协作,多个世界级研发难题迎刃而解: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兵棋想定推演系统,第一套联合作战推演模型系统;建成我军首个战略战役兵棋演习公共基础数据库,兵棋想定数据库和“全军兵棋研发运用中心”;首次实现战场全过程模拟,态势综合显示,解决了“战训一致”难题……

     设计战争、推演战争,瞄准实战谋打赢

    “只有用起来,兵棋才有生机和活力;只有用起来,兵棋才能真正体现价值。”32岁就担任兵棋项目副总设计师的战役兵棋系统教研室主任吴琳说。

    一次保障部队演习中,有的官兵反映“新的兵棋态势不习惯、看不懂”,有的说“兵棋推演出的情况太复杂,处理不过来”……

    在已连续加班20多天的情况下,专家团队牺牲中秋节休息,迅速协助部队改革组训模式,开设理论辅导课程,组织试验性推演。很快,官兵们能够接受和使用系统。

    兵棋系统全面引入部队演习后,如何对演习情况进行科学、客观、量化的分析评估,成为一大难题。系统总师组经过论证决定:研发可视化回放讲评系统。

    此类系统在国内没有先例,国外也无成熟案例可供参照。李志强、唐宇波等毅然挑起重担。在总师组和军事专家帮助下,他们艰难摸索,反复优化方案,最终拿出过硬成果。

    兵棋演习教研室主任刁文清说:“我们要不断推广兵棋的核心理念,向军队建设的‘深水区’进发,为战斗力提升做实事。”

    4年来,兵棋团队成功保障各类重大演习,受训人员累计万余人,形成了《战争工程论》《兵棋理论与应用》《兵棋对抗演习概论》等一批创新成果,有效推进了我军军事训练改革转型——适应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需求,有力促进指挥员思维模式和指挥方式的转变,引发训练领域的革命;推动了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变革,为在复杂背景下设计战争、指挥战争、应对挑战提供全新平台,让指挥员真正“抗”起来、“谋”起来、“算”起来。

    宁愿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债

    研发至今,兵器团队以实验室为家,饿了啃包方便面,困了就在椅子上躺一会,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年平均加班70多天,最多一年人均加班近100天,“白加黑”“五加二”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一次保障演习中,为了获得第一手信息数据,承担技术保障任务的司光亚,在温差20多摄氏度的地下指挥所和地上演习现场来回穿梭。腰病复发后,他咬着牙,忍着剧痛,带着博士后张斌坚守一线。

    战役兵棋系统教研室副主任张国春在研发任务的冲刺关头,不幸患上脑胶质母细胞瘤。他强忍癌细胞吞噬躯体的剧痛,用颤抖的手写完两大本技术文稿,才同意住院治疗。手术让他丧失了部分记忆,但他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作完成了没有”。

    而此前,他的前任主任崔同生也因长期埋头实验室工作,积劳成疾,罹患癌症,把生命镌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7年来,超负荷的工作让团队中很多人患上了慢性疾病,刘洋、赵晔等多次累晕在岗位上;范嘉宾、杨巧玲、秦毅等10多名同志亲人离世后,仍然忍着悲痛,继续工作;许多年轻人忙得连相亲时间都没有……

    “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已深深爱上这个团队。”不顾机房辐射,加班到临产的吴曦相信,兵棋系统将与研发期间诞生的8名“兵棋宝宝”一起健康成长。
他们兵棋研究精神将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更相信民间兵棋发明,也能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国防知识的普及做出更多的、更能大的贡献,并以此让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人能觉醒,不再沉睡,不再
遭受近二百年来的侮辱和践踏,在世界上做一个没“人”敢欺负和践踏的国家和民族。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研究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5-17 16:34 , Processed in 0.0637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