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9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印边界持续“紧张”是为保持热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印边界持续“紧张”是为保持热度?

闫 桥 / 文
自去年4月中印军队“帐篷对峙”以来,虽然两国加强了联络机制想通过谈判逐渐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争端,但由于两国分歧较大,所以应该坦率地说要想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难度很大,尤其是印度方面一直在有争议地区动作不断,使得中国军队也不得不有所表达,这也就让印度媒体有了更多的“抓手”。这不,印度媒体周日声称,在克什米尔和西藏边境,中国解放军水陆两线侵犯印度领土,包括进入班公湖的印度水域,以及从陆路进入印控地区5公里。

《印度时报》引述官方消息人士说,在位于拉达克地区的班公湖,有解放军船只于10月22号,进入印方水域;印军在湖上部署有美国制高速拦截船,可载15名士兵,并配备有雷达、红外线系统及全球定位仪器等。报道说,与此同时在湖的北岸,解放军士兵也进入印方控制地区,一度达到5公里。印度士兵发现后随即在水陆两路做出拦截,双方据报一度对峙,中方士兵最后离去。中印对班公湖的归属存有争议,中国控制湖东部约三分之二水域,印度控制西部约三分之一。

应该说,印度这个国家中国还没有完全搞定,而且印度国力虽若,但野心还是不小,啥事也想和中国比。当然它的路径也不外是左右逢迎,以至于把军备也搞成了“万国牌”,但我想印度很难实现其目标的原因有很多,从国内来说领导力凝聚力比较差,可以说根基不行,各自为政如一盘散沙;从印度的全球作用上讲,除了能起一点牵制中国的作用外几乎也是负担一个。虽然从表面上看它也是个大国,人口有望赶超中国,也是一个大市场,甚至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些实力,加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从战略上来说也是一个被争夺的对象。但印度的缺点是“块头”不够大,从实力上说它历来属于三流以下,缺乏世界大国的眼见和胆识,所以说印度这个国家非常缺少治理能力,以至于整个国力提升很慢,虽然也是地区大国,但你只要不惹它也不会对你形成真正的威胁的。

按理说,从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实力来说,中国是比它强了不少。首先在民众的开化度上的提高就胜于印度,这说明这些年来中国的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印两国虽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并以中国的胜利告终,但也就是这个原因,印度对中国一直耿耿于怀,甚至不顾中国方面的克制,从事实上占据了有争议地区,也就使得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可能变得渺茫,谁也不想把吃进去的再吐出来。目前中国之所以坚持以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争端,重要原因就是想事实上搁置中印边界争端减少两国分歧,重点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

但印度心里却有“小九九”,它事实上还在摇摆中。比如高铁等重大经济合作,它很可能选择日本,如果那样的话,印度对中国来说还有多少价值?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在今年习主席访印期间,中印边界还有问题,我认为这就是要在边界适当地保持一定的热度,告诉它中国不是好糊弄的,必须认真对待,提升友谊级别。

再一个就是中日之间暂时“缓和”也是中印边界争端突出的原因。因为就整个全世界媒体来说,军事也充分娱乐化了,各类媒体都希望每天都有“不安全”的事情发生,而吸引眼球则无异于经济利益。我们当然不能反对各国的高性能武器的研发,因为对每个国家安全首先是保障,再就是随着整个世界趋于和平化,武器研发和亮相即意味着争夺国际市场。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各国对军工的重视,尽管知道这东西一直到淘汰都不会用于一次实战,但你还的细心地研发。我们可以从整个世界安全的历史去理解,应该说每一个时刻世界的各种力量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运动”着,其最终目标就是求得各种力量间的平衡,你有矛,我有盾,而且都在力图突破这种矛盾间的平衡,哪怕是短暂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印之间也在进行着一种或有形或无形的较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力量都要寻求到一种即便是短暂的平衡,否则后果就极其严重,而整个事物也是在这种变化中或蒸发或补充,做无规则地运动。应该说,印度应该做听话的好孩子,因为中印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提携作用比其它更主要,因此中印之间的合作关键还得看印度,看它是否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否则指望靠投机是永远不会长久的。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7 18:38 , Processed in 0.0791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