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15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龙凯锋瞰天下】中美首脑会晤,期待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4 14: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凯锋瞰天下】中美首脑会晤,期待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4-11-07 10:21:42) 中美新型大国apec  

      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将会见奥巴马总统,中美两国首脑将展开会谈。昨天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白宫就中美关系发表讲话,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我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也卖了关子,认为中美首脑北京会晤将有大惊喜。对此,我们网民非常期待。作为一个中国网民,我想谈谈自己对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一点感想,仅供参考。


    一是中美对全球治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是全球性大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美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全球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中美是全球性经济大国,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美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繁荣。三是中美是全球性军事大国,对全球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为了世界的安全与发展,中美必须合作,提高治理世界的水平和能力,为全球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而做出贡献。要加强全球治理,美国必须摒弃冷战思维,摒弃战争思维,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习主席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坚持中美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不对抗不冲突,是不重走一战二战的战争老路,也不走美苏争霸的冷战邪路。一战二战和冷战的结果,是世界分裂动荡,文明摧毁,是世界的悲剧,不可重演。所以,不冲突不对抗,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也是中美合作进行全球治理,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

     目前中美可能导致对抗和冲突的问题不少,如朝鲜半岛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美国依然不放弃冷战思维,干涉中国内政,导致中美关系受损。还有阿富汗问题、中东问题、非洲埃博拉问题、拉美问题,都面临安全困扰,中美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区域是世界发展的短板,也是最体现中美合作,提高全球治理能力的地方。

      二是中美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

      光不对抗不冲突,不足以建立中美这两个世界级大国的新型大国关系,只有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才能使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美国必须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比如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美军应该撤出朝鲜半岛,朝鲜弃核,朝美关系恢复正常;比如钓鱼岛和琉球群岛问题,美国应该主持正义,遵守波茨坦公告和二战协议,归还中国;比如台湾问题,美国应该履行承诺,切实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使台湾早日回归中国;比如南海问题,美国应该不参与,不干涉,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南海问题;比如中国其他内政,美国更不要干涉,尊重中国。

      互利共赢的地方,中美有很多。一是中美联合,共同打造亚太繁荣经济圈。习主席提出,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这意味着中美联合,可以使太平洋永远成为和谐发展之洋,成为中美合作的纽带。亚太繁荣经济圈的构筑,首先是加强互联互通,本次APEC会议将互联互通作为重大议题,但愿能够达成协议。二是中美全球安全合作,比如阿富汗问题、比如中东问题、比如埃博拉病毒防治、比如气候问题,比如人权问题,双方可以坦诚沟通,达成合作共识。三是联合国合作。联合国是全球民主的体现,联合国的建设,在新时期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中美要带头遵守联合国宪章,团结其他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国家,共同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四是中美经贸和文化合作,也要相互尊重,中美经贸结构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中美文化差异大,但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互利共赢就能实现更深入的合作。

       所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是基础,相互尊重是原则,互利共赢是平台,只有三者结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才能够真正建立,这将不但造福中美两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当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是一天就能建立的,这将是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中间有波折,有分歧,有斗争,这也是正常的。对此,中美双方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只要大方向不变,相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定能建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5-4-29 22:45 , Processed in 0.1050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