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校时评:逆天啊,中国海军丢弃的“心脏病”被俄罗斯患
据《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正在建造的俄罗斯海军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级的第三艘和第四艘的进度可能因为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提供舰上的主动力系统而被迫延期。目前已经开始海试的22350型护卫舰首舰“戈尔什科夫”号及正在建造的二号舰“卡萨托诺夫”号使用的动力是两台乌克兰曙光-机器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制造的M90FR燃气轮机,但自从去年俄军进占克里米亚半岛后,乌克兰已经终止了与俄罗斯一切的军事合作,与俄罗斯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合作生产该型发动机的计划也已搁浅。
根据观察者了解,M90FR型燃气轮机为俄罗斯土星公司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企业联合研制,单机功率20506千瓦,是俄罗斯目前可能获得的最大功率的燃气轮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护卫舰采用了DGTA-M55MR型柴一燃联合动力(CODAG)系统,由2台10D49型柴油机和2台M90FR型燃气轮机组成。由于这款全新的燃气轮机的研制生产方乌克兰宣布终止与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在燃气轮机使用上的不便已经开始显现。近年来俄罗斯虽然提出了多种使用航空发动机改造为船用燃气轮机的计划,但没有一种在舰艇上正式装备,目前俄罗斯掌握的最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是M70FRU,功率仅为14000马力,不足以满足22350护卫舰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海军舰艇在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上的不足一直被各界称为“心脏病”。近年以来,随着中国开始在052C/D系列导弹驱逐舰上成批应用引进乌克兰技术制造的国产QC280燃气轮机,中国舰艇的“心脏病”已向根治迈出了重要一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英国著名防务杂志《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称,长期向中国出售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俄罗斯因为无法获得新的发动机,被迫推迟其新一代导弹护卫舰的建造计划。
相比之下,中国引进乌克兰DA-80燃气轮机后国产化制造的QC-280燃气轮机反而能够满足俄罗斯的需求。该型发动机输出功率24600千瓦(33000马力),比俄罗斯所有的舰用燃机轮机型号功率都大,我国引进后,经过数轮国产化研制工作,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8.1%以上。正是有了QC280燃气轮机的产能保障,中国海军才能在近年来进行大规模的导弹驱逐舰换装。在建新驱052D的动力系统,全部已经用上了国产型号发动机。从这两年里关于国产舰用燃气轮机研制成功的各条消息足以证明,长期以来困扰中国海军装备建设发展的“心脏病”已经得到彻底根治,而与其相反的是俄罗斯却开始爆发“心脏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