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2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狼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权杖在美国令俄欧无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7 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狼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权杖在美国令俄欧无奈

旨在结束乌克兰战火的明斯克停火协议于15日生效,但该国东部14日继续烽烟四起,乱局似乎很难就此平息。美联社2月14日刊文指出,北约在苏联解体后持续东扩,一步步接近完成构建围堵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包围网,这正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出很大反应的原因。文章认为,北约东扩才是乌克兰乱局核心问题。美联社这篇分析文章说,冷战并没有结束,它只是休战了24年,东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摊牌另这一点更加明确。

德法俄乌四国会谈和新的乌克兰内战停火协议,似乎让外界看到了乌克兰问题解决的希望。但是消息出来时笔者却并不看好这个所谓的利好。因为乌克兰问题真正的幕后推手美国没有参与的解决进程会谈,应该说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而在乌克兰政府义无返顾的向美欧靠拢的前提下,德法两国美国单独与俄罗斯的撮合行为,可能被乌克兰理解为法德两个欧洲主导大国对俄罗斯的妥协。

乌克兰目前有两大战略构想并孜孜追求不懈。一是通过争取加入欧盟来改善乌克兰濒临崩溃的国内经济,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道路。二是通过加入北约来确保乌克兰的政治独立性和国家安全。但无论是前一条还是后一条都促动了俄罗斯敏感的神经。因为即使是相对温和的乌克兰入欧盟追求,在俄罗斯看来也不过是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的前奏而已。北约再次东扩的压力是俄罗斯早晚会必须面对的。

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让美国感受到了欧洲崛起可能带来的北约安全体系崩溃的危险。所以现在看来,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美国全方位的助推,更像是美国为了阻止中俄欧三极发展所针对性施展的一个战略手腕。其目的是要通过乌克兰危机阻止俄欧相互靠近和支撑。由于北约扩张的敏感性和避免美俄直接对抗的局面出现,美国的巧实力展示就是通过乌克兰先加入欧盟来实现过渡。而俄欧矛盾就会由此而重新激化。

实际上美国的算盘无论是欧洲大国还是俄罗斯都会看得很清楚,只是由于美国在世界政治和安全格局中的操纵地位无法动摇,所以不敢是欧洲还是俄罗斯只能一步步的陷入进去。现在法国和德国避开美国与俄罗斯媾和,美国就会利用北约安全体系的框架来威胁俄罗斯。而俄罗斯有无法将欧盟的法德与北约体系的法德客观区分开来。因此只要美国启动北约安全机制的开关,那么近期法德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努力就立马会化为乌有。俄欧都知道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权杖在美国手里。

由于乌克兰问题爆发以来对俄欧关系的损害已经严重伤害了双方同战略互信,所以法德两国的近期突然转向,未必会完全获得俄罗斯的信任。而且前面分析过了,俄罗斯知道在乌克兰问题上自己真正的对手是谁。因此我们看到,令法德连国领导人尴尬的是,当法德俄乌四国领导人坐在谈判桌前谈斤论价的时候,俄罗斯的大规模核战略演习也同时开启。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12日说,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当天启动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发表公告说,此次演习覆盖俄罗斯从特维尔州到伊尔库茨克州的12个联邦主体,共有30多个导弹团参加。此次演习的目的是使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保持高度战备状态,演习任务主要包括移动导弹发射装置在战术巡逻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机动任务、防备“虚拟敌人”对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进行破坏、反制“虚拟敌人”精确制导武器对俄罗斯进行打击等。

这让法德领导人会产生在炮口下窘迫谈判的错觉。这可能才是四国领导人没有形成公开一致声明的主要原因吧。而美国的反制虽然不如俄罗斯场面大,但是其意图却很明显也让法德两国颜面尽失。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本·霍奇斯日前视察位于波兰的一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基地时宣布,美军下月起将为乌克兰训练部队。他说,美方将派遣一个营的兵力,为乌克兰军队培训3个营。乌克兰国民近卫军发表声明,证实美方军事人员已经进入乌克兰,为训练计划打前站。

笔者认为从美俄的外交和军事战略节奏看,因为乌克兰问题引发的欧洲动荡和东西方对抗不是接近尾声而是刚刚开始,在此之前的乌克兰内战双方只是轻量级的暖场游戏,真正的重量级战略性对抗才刚刚开启。美俄对抗的时间有多长还无从估量,但是乌克兰的结局现在就可以定论,那就是以东南部各州的独立和美俄在乌克兰形成类似德国统一前的冷战格局而告终。当然这不能看做是美俄的战略妥协,而是美俄的新冷战开始的标志。(军事评论员高峰)2015-2-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5-20 23:28 , Processed in 0.0622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