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查看: 5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普京动用核武几率很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6 2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京动用核武几率很大
标签 :象棋 围棋 国际军棋
原创 邱波龍之吟 邱波观天下

  乌克兰的四个州将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应该没有什么意外。就如同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一样,当地的俄语人种占有多数,其投票选择完全谈不上所谓的威胁恫吓;这就好像要在基辅或利沃夫举行入俄“公投”,任何威胁或恫吓能达致目的吗?正因为是所谓的“民族自决”,因此,不论欧美如何愤慨并将“公投”结果视之为无效,但最后的命运肯定由战争的胜负来裁决。这对国家或个人的命运都是残酷的。
  事实上,对此感受痛苦与压力的人很多,而对此弹冠相庆的也大有人在。
  首先是普京异常痛苦。两百多天的战事不仅损失巨大,甚至连已经占据的领地也可能丢失;他又如何向国人交代?由此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必须为此次的损失放手一搏;事实上,他电视讲话中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可能动用核武的选项。情况很清楚,美欧源源不绝的向乌克兰提供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如此长期消耗必定动摇国本。不错,西媒渲染的俄富豪移民及举行反战示威游行虽然存在夸大编造的成分,但如果所有努力迟迟不见成效却反而造成日益难以承受的压力,现今的“星星之火”最终扩散至燎原之势则是无从规避的应有结果。所以,普京必须采取断然行动:核武!

  由此也就构成实质性提问:不论是拜登,还是北约其他高官,均不断对普京可能动用核武而提出严厉警告,普京会因为压力而雷声大雨点小吗?在笔者看来,拜登等人的警告毫无意义;如果需要,普京动用核武不会有任何迟疑。问题是:如何使用?
  依据笔者的沙盘推演,实际情状可能如此呈现。随着四州“入俄公投”获得通过,这些地域就已经是俄罗斯领土;泽连斯基肯定不可能接受,收复领土应该不会放弃,于是,普京就有了动用核武的法律基础。核武可能投向何处方才有助于俄利益呢?常规来说,是靠近波兰边境的利沃夫最合适。一是因为大部分投向乌克兰的美欧武器经由此地最多,二是因为波兰与俄罗斯之间的仇恨会为未来的双方开战潜藏指引;因此,通过对利沃夫的核武攻击而波及到波兰的稳定,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提前震慑。
  一旦事态如此上演,美欧将如何反应?为了利沃夫而与普京相互核毁灭吗?可能性应该是零;除了已无意义的制裁和提供新武器,显然已很难有更多的应对之道。既然如此,普京就有可能对泽连斯基发出最后通牒:七十二小时宣布投降,并接受俄方所设定的所有条款;否则,基辅就将承受比利沃夫更大当量的核攻击,将寸草不生。泽连斯基当然可以瞬间逃往美欧国家,依然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但那些追随美欧的乌克兰军政人员显然很难都象泽连斯基一样可以成为“漏网之鱼”。如果这些人不想瞬间灰飞烟灭,他们通过政变而接受俄方的投降安排,应该并不是天方夜谭矣!

  由此又构成新疑问:倘使情状如此呈现,拜登会否成美国罪人?其实,美国的战略路向早已不是俄罗斯,而只是通过鼓噪俄乌开战、甚至促使普京动用核武,美国的最大收益便是将“有三百年兄弟情谊的俄乌关系”予以彻底摧毁,这显然值得弹冠相庆嘛!只要形成乌俄因核武仇恨而永世为敌,就是拜登在欧洲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对普京而言,积极方面是扩展了领土范围,而消极方面则是成为更多国家的敌人;从更长远方面看,很难对普京的此次所有行为做出成败得失的精确评析。事实上,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拜登与普京的博弈谁有斩获,而是欧洲国家将如何评估未来选择。如果考虑到奥巴马2011提出“重返亚太”、而其防长帕内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演讲时表示“将60%海空军力量部署在亚太”,如今已过去十年的客观现实,难道美国的巨大投入会没有任何收益地偃旗息鼓吗?坦白讲,这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话题!
         作者为特约评论员2022-09-24 16:23 发表于安徽
邱波观天下QQ:1823794147 微信号:qb_lzy
【邱波观天下:国际军棋专栏】http://bbs.intmilch.com/forum-501-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大力支持!支持!大力支持! 踩
2#
发表于 2023-2-17 02: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邱老师早日有个好身体!

身体是本钱,多注意养生!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链接申请|国际军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强军文化

GMT+8, 2024-5-20 21:29 , Processed in 0.0582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