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轰-20曝光中国尖端战机全部进入20时代
2014年07月08日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7月7日报道,《简式防务周刊》援引中国政府消息报道,到2020年解放军现代战机的数量事实上将增加一倍,并且开始史无前例的扩大以及快速缩小与西方国家空军之间各方面差距。中国将继续生产带有双发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改进过的机头部分的轰-6K。从2011年的歼-20开始,到去年年初首飞的运-20,再到去年末首飞的直-20,中国空军的“20”惊喜让世人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力量。可以说,目前的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进入到了令人振奋的“20时代”。很多人都在问:下一个能够当得起“20”这个数字的飞机又会是什么呢?简式消息同时指出,战略轰炸机轰-20可能在2025前准备好。
从歼-20开始,中国的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也就是所谓的“20时代”。仔细分析在“20时代”和之前的型号之间,实际上还有很多空白,也就是说,“20时代”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意味着中国正在争分夺秒加速追赶世界先进航空水平。从歼-20到可能最晚问世的轰-20,说明在各个机型研发上,中国把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型号统一命名为“-20”,这意味着中国对先进航空技术的重大期待。
不用说了,歼-20意味着国空军即将装备与最发达国家一样的第四代隐身战机,运-20意味着中国空军即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大飞机,直-20意味着中国空军在通用中型直升机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而姗姗来迟的轰-20则意味着中国空军将开始拥有真正的洲际轰炸或攻击能力。当然,这里还要提到一种机型,那就是更早前露面的空警-2000,实际上这种大型空中预警机也应该划入“20系列”,只是因为其机体并非中国制造,再加上问世较早,人们没有正确区分它的划时代意义罢了!
本文重点要说的就是轰-20。早前,人们推测中国为自己的战略空军研发的机型分别是轰-8、轰-10、轰-18等,但是,时间过去了很多年,这些机型并没有问世。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在大推力发动机上困难重重,至今并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可供新一代轰炸机使用,导致其至今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二是在大飞机研发上中国没有技术储备,何况还要实现跨代的技术飞跃,这使中国的新一代轰炸机历经波折;三是随着中国战略空军的转型需要,那些以前以B-1或图-160为目标的轰炸机型已经不再满足新的需要,适时舍弃它们转而研发更为先进的以B-2为目标的新型号,才是导致之前的机型夭折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大家的推论也好,还是中国空军的现实需要也罢,总之,中国的发展目标正是正在逐渐揭开面纱的轰-20。之所以这款机型最晚问世,也是有着很多原因的。第一,歼-20的问世使得中国完全掌握了隐身复合材料在新机型上的应用,而且,隐身设计已臻成熟;第二,运-20的成功,说明中国已基本掌握了大飞机的结构设计和空气动力特性,大飞机的设计由仿制完全转为自行设计研发;第三,轰-6K的改型成功,证明在大型轰炸机的动力和导弹复合挂载上,中国已实现了新的突破。正是这三大技术的掌握,使得中国自行设计自己的大型轰炸机成为可能,而且是一种跨时代的大型隐身轰炸机,完全具备跨洲际作战能力。
据推测,轰-20战略轰炸机采用的也是飞翼式的结构布局,但又结合了近年美国下一代轰炸机的一些特点,再加上中国对隐身外形的一些独特思考,从而成为一款有着鲜明中国特点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当然,光纤飞控、多模式兼容卫星导航系统、相控阵对地对海攻击雷达、钛合金承力结构、机内复合导弹挂架、玻璃座舱、机体复合材料隐身外形、特殊的多频谱隐身涂层、金属镀膜座舱盖、DSI机背进气道、收缩式空中加油接口、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装置等先进技术工艺,在这款机型上都有应用。
当然,轰-20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必须具备的跨洲际轰炸能力,这就要求其航程必须超过10000公里,在实行一次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具备对北美任意目标发动巡航导弹打击。目前,为其配套的长剑-20巡航导弹已经在轰-6K上实现了空中发射,该导弹使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导,射程最远达1500英里(约合2414公里)。而为其实施空中加油的空中加油机伊尔-78,中国已经从乌克兰得到了,据说近期已经交付给中国空军。而后续为其实施加油服务的,将会是中国在运-20基础上发展的国产机型,型号可能为KY-20(空油-20),这也是一种“20时代”的重要机型。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何为“20时代”。外界一直认为这只是中国对一系列新型战机的统一命名方式,其实,这里面还含有更深的意义,那就是它们将会是必须在2020年形成实战能力的机型。同理,轰-20也是一样,其并非如国外猜测的那样可能会在2025年服役,而是必须在2020年形成作战能力。虽然相对于之前所有的“-20”机型问世稍晚,但正是得益于前面型号的技术支持,其技术成熟度并不落后。其它“-20”机型都已问世了,轰-20还会远吗?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