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南印度导弹迟到20年难防中国新战机
2014.08.28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中国网民的哄笑,这是因为印度媒体宣称一种“新”型防空导弹要威慑中国战机。据《印度时报》25日报道,印度在将其最先进的苏-30MKI战斗机部署在提斯浦尔和贾布瓦后,印度已经开始在东北部署6个阿卡什面空导弹(SAM)中队来威慑中国战斗机、直升机和无人驾驶飞机,应对该区域的突发情况。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所批准的剩下六个中队,将用来防御自北方边境的威胁。”长期延迟但最终成功服役的阿卡什系统是由DRDO研制,并由国防PSU巴拉特动力公司生产的,阿卡什系统曾经还引发了放弃长期争论,来与法国发展成本大约497亿美元的“Maitri”短程地对空导弹的想法。阿卡什部署在东北部与总体规划一致,意图逐步实现在4057千米的实际控制(LAC)线上对中国的“有意义的和可靠威慑力”。
阿卡什(又译“天空”)地对空导弹是为印度空研制的一种防空导弹,是1983年印度实施的导弹开发项目中5个核心导弹体系的一部分,由于技术原因始终无法自行解决,导致本应该在1995年就应该服役的该项目被拖延到现在已经接近20年。实际上,该导弹从研制一开始,就计划使用苏制SA-6导弹作为仿制对象,而且后来的生产型也确实和SA-6几乎一样。据印度介绍,阿卡什导弹长5.6米,可携带60公斤的弹头,能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对25公里范围的目标进行拦截。与SA-6一样,阿卡什最与众不同的是位于弹体中部弹翼之间的4个长管状冲压发动机进气管。而且这种一体化冲压火箭发动机体积和重量虽不大,但导弹反应时间却较快,从探测到发射只需15秒。
此外,由于改进后的阿卡什导弹装有数字化控制和制导组件及非常可靠的执行系统,使其具有超强机动能力,能承受高达15g的过载。该作战整套系统由发射器、导弹、控制中心、多功能火控雷达及地面支持设备构成,可同时发射12枚导弹对付多个威胁,每枚导弹可自主打击目标。在实战部署中,阿卡什导弹能够从固定和运动平台发射,部署灵活,可打击并摧毁多种目标,比如无人机、战斗机、巡航导弹,甚至包括直升机发射的导弹。但新服役的导弹采用50年前技术的巨大笨重的三联装外置发射系统,是十分罕见的,也仅为印度这样的国家才能出现。
阿卡什的核心是印度自行研制的“拉贾德拉”雷达,为三坐标相控阵监视/火控雷达,能跟踪64个目标并同时拦截4个,用于搜索、探测、截获、敌我识别、跟踪和制导。每个阿卡什导弹连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和4辆导弹发射车组成。据称,阿卡什导弹的预制破片战斗部质量较大,杀伤半径为20米,采用多普勒雷达近炸和触发引信。该弹无论是战斗部质量,还是杀伤半径都较其原型SA-6要大,这表明印度希望扩大该导弹拦截目标的适用范围。
正如同印度的绝大多数武器发展计划一样,不是中途对研发技术细节进行多次修改,就是因为遭遇技术难题而不断拖延,阿卡什也不例外。该导弹第一次被修改技术要求是在1994年,当时它基本已经仿制成功,但是并不能满足印度空军的需要,不得不推倒重来。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阿卡什防空导弹多次试射失败,印度空军方面十分不满,并一度拒绝采购该型导弹。印度空军专家也曾在一份报告中公开披露,阿卡什导弹试射中屡次丢失目标,其主要缺陷与印度制导导弹系统的整体研制水平有关。
对于这种被印度空军和陆军寄予厚望的新型导弹,其实战能力如何呢?有印度媒体甚至借军方的口指出,阿卡什导弹根本不能满足空军的需要,其使用的山寨俄罗斯雷达达不到原型的水平,这使其只能具备60千米的探测距离,无法满足空军对其100千米的反导需要。而且,本来空军计划是把阿卡什防空导弹与俄罗斯S-300P防空导弹集成在一起,构成能反飞机、反机载导弹和地地弹道导弹的一体化防空武器系统,共同构成防空和中短程导弹防御体系,用于巴基斯坦和中国边境线的低到高空防御。不过,在多次的打靶试验中,该导弹对于高机动目标的作用十分不足,其最大的优点是对付相对较慢或固定目标,但现在哪个国家还有“固定空中目标”供这种导弹攻击呢!特别是中国目前部署到印中边境的战机,都是第三代高机动战机,这种导弹的不足就明显显示出来。
不过,就像印度的很多“国产”武器一样,军方明明知道他们存在很多不足,而且在价格上也与国外武器不占优势,但还不得不被要求大量装备,因为这事关印度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如今,阿卡什防空导弹被如此隆重部署到中印边界,在明知其性能并不以满足印度空军的要求的情况下,印度媒体还大肆宣扬,这种精神十分难得,至少也算是一种对华舆论战的精神胜利法吧!实际上,印度新政府上台以来,在边界问题上一直十分高调,印度别有用心的各路媒体也配合军方不断发出和中国作对的信号,从而为军队争取到更大利益。阿卡什地对空导弹如今被部署在中国藏南地区,虽然其性能并不值得特别警惕,但无形中却提高了印度在藏南地区的防空能力,对中国战机造成的威胁将增加,很值得引起中国的重视!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