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甘心被中国赶出亚太美欲孤注一掷
陈光文 2014.10.13
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日渐提升,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已逐步落入中国的掌控之中。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中国海军已经逐步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而这也意味着中美两军可能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有了更多针锋相对的机会。与此同时,美国当年刻意针对中国而打造的岛链战术也逐渐失效,特别是位于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更是直接暴露在中国导弹射程之内,变得越来越不安全。而美军为保安全,正从第一岛链向后收缩到第二岛链的关岛,这里是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重要枢纽,也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军威慑亚洲的大本营,但美军大部撤出第一岛链并不意味着会放弃在日本的基地。
导致美军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日渐提升的军力,特别是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空军第三代战机不但数量超过日本而且正拥有超视距海上打击能力,而最重要的是第二炮兵部队的大量中短程弹道导弹已具有精确打击任何射程内目标的能力。
这其中,最令美军恐惧的就是二炮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最新露面的是东风-16和东风-26C。从射程上来看,可打击1000公里外目标的东风-16弹道导弹在射程上填补了东风-15和东风-21的空白。之前的东风-15、东风-11近程弹道导弹和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构成了中国的常规弹道导弹体系。由于东风-16弹道导弹的射程介于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之间,使得整个中程以内的打击体系更加完善,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中短程弹道导弹发展的必然。而且,东风-16也有能力瞄准台湾,以及日本本土的绝大多数目标。此外,据称东风-16导弹不但可携带多弹头,还能搭载多种不同爆炸类型的弹头,包括核弹头、电磁脉冲弹头、燃料空气弹头以及反机场跑道子母弹药,也使其能够突破部署在这里的“爱国者”导弹的防御,未来能对第一岛链相关目标(比如美军在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等)形成有效压制。
而最震撼的是东风-26C中程导弹,在机动能力上,该弹和东风-21一样灵活,但主要用于打击3500至4000公里内的各种目标。它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不管部署在哪里,东风-26C都能覆盖大片区域。向东可打击日本、一系列东南亚国家和美军关岛基地,印度也在这种导弹的打击区内。但美军最关注的是,该导弹的射程使其可以打击关岛基地,为此,不久前的美军演习还关起门来专门演练如何对付它。可以说,从东风-11到最新的东风-26C,中国二炮在打击第一和第二岛链的目标上,已经形成了射程梯次配置、打击手段(弹头)多样化、完全高机动发射的布局。
正是在这些威力巨大的导弹的威胁下,深感继续部署在第一岛链的美军已不再感觉安全,大幅减少在第一岛链的驻扎数量并逐步后撤到第二岛链才成为美军驻亚太力量的新选择。在美军后撤时,一部分被部署到澳大利亚、夏威夷等地区,一部分被部署到关岛,并在关岛部署了导弹防御系统。但第二岛链就能保证美军的安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关岛处于美国打造的第二岛链中间,是很关键的位置,美军将很多战略武器部署于此,包括战略轰炸机、核潜艇,未来还会有航母等,这当然会是中国主要关注的战略目标。但美军同样离不开这里,一方面美军认为与冲绳相比,关岛因离中国较远因而相对安全;另一方面,关岛作为美军对西太平洋地区控制的一个中心节点,是美国对西太平洋和远东地区进行军事干涉的重要战略枢纽。而中国弹道导弹的主要打击目标,就是这一类型的基地,所以,不管美军由第一岛链撤往哪里,在中国导弹面前都不是安全的。
预计未来,美军干预亚太事务,特别是中日钓鱼岛冲突的装备都将自关岛出发,因此,这里无疑是中国未来重点瞄准的地方。包括B-52G和B-2A战略轰炸机、F-22和F-35战机、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等都将以此为基地,再加上未来的航母战斗群,这里将会成为美军威慑中国的前进基地。所以,一旦东海有事,或者中日发生摩擦,不甘置身事外的美军一定会匆匆介入,那么,这里就是中国导弹打击的对象。
综合来看,尽管美军在认识到中国的导弹威胁后,已开始化整为零逐步后撤,但是由于其遏制中国的目的还在,因此,其不会真的远离第一岛链。现在,美军已开始了考虑重新制造中程弹道导弹“潘兴Ⅱ”并将其部署在第一岛链来对付中国,可见美国并不甘心把这里拱手让给中国。同时,美军正加紧演练所谓破解“反介入/区域据止”(A2/AD)战略的“海空一体战”,试图在战时敲掉中国的反航母导弹后重返第一岛链对抗中国,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极大的警惕。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巨大优势的中国,其崛起雄心和潜力不可低估,在优越的地理优势之下,必定会倾力打垮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匆匆赶来的美军,这是毋庸置疑的!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