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刻意贬低中国空空导弹有何阴谋?
陈光文 2014.10.31
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争端已经越陷越深,两国之间或许都在精心准备着在这一海域发生一场战争的可能。据台湾旺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航空开发实验集团退役指挥官Toshiyuki Roku撰文称,由于中国国产PL-12型、SD-10A型、PL-9C空对空导弹都是基于乌克兰的技术而设计,不足以对抗日本和美国同型导弹,因此解放军意识到其需要更先进的俄罗斯导弹,在未来任何可能的空战中对战美日。据他称,正因为担心自己的不足,中国已经从俄罗斯购买了1500枚R-77型导弹和3300枚R-73型导弹。同时,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近期,中国亮相的数款空对空导弹又让美国感到威胁,但由于技术水平有限,中国空对空导弹的发展仍难以预测,所以日本和美国不必担心。
的确,目前,中国空军的前线战机——歼-11A和歼-11B都在使用PL-11和PL-12超视距导弹。而半主动雷达制导的PL-11在西方看来早已是落后的产品,但中国空军仍广泛使用。PL-12是中国研制的第四代先进中距拦射空空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同时,中国还拥有R-27中距空空导弹、R-73空空格斗导弹以及R-77中距空空导弹,但这些只能装备在苏-27以及苏-30战机上,中国仿制的国产战机不能使用。在短程格斗导弹方面,中国空军使用的是PL-5和PL-8,但这两种导弹属于几十年前的技术,虽有改进但进步不大,现在还没有明确消息显示中国是否拥有类似美国AIM-9X这样的先进武器。
日美之所以很自信,就在于他们自恃拥有比中国先进的导弹。在中程空空导弹方面,美国已经开始量产AIM-120系列最新型号AIM-120D,与AIM-120C-7相比,AIM-120D通过改善导航延长了射程,通过搭载全球定位系统(GPS),提高了导弹精度,通过改善导弹软件提高了运动能力,ECCM(电子反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AIM-120D还搭载了双向性数据链,飞行员可以掌握发射后的导弹锁定状况和命中情况等,有利于战斗。
在短程空空导弹方面,AIM-9系列最新型号AIM-9X Block2已开始投入使用,这型导弹通过气体动力控制和推力矢量控制,可以实现90度离轴发射,而使用统一头盔式瞄准具后,可以扩大至90度以上。另外,AIM-9X Block2使用了数据链,扩大了有效范围。而目前,日本空中自卫队已经开始装备的空对空导弹有中程AAM-4(改)、短程AAM-5(改)。AAM-4(改)主要通过改善制导区域,提高了母机存活率(通过延长导弹导引头锁定距离,延长了防区外距离),扩大了攻击范围(提高了横动目标的应对能力),提高了ECCM能力和巡航导弹应对能力。AAM-5(改)通过改善导引头,提高了IRCCM(红外线反干扰)能力和背景识别能力,据说性能超过俄罗斯的R-73(AAM-11)和美国最新的AIM-9X。
虽说西方的空空导弹技术提升飞快,但中国也没有停步。实际上,中国大量进口俄罗斯的R-77型中距导弹和R-73型格斗导弹,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为了满足当时批量引进苏-27和苏-30的需要,但数量似乎没有日本报道的那么多。但在中国研发出歼-11B之后,就开始考虑性能已显落后的这两种导弹,据说改进是在乌克兰专家指导下完成的,并且应用了乌克兰新开发的导引头技术,因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中的R-27导弹在换装乌克兰研发的甚至西方都没有研发出来的AZ-10红外导引头,使其升级为R-47T空空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比新型R-77/RVV-AE导弹的射程还要高出许多(100公里),能确保准确锁定30公里以内的目标,AZ-10红外导引头的使用能进一步大幅提高该型导弹的战斗力。而据说,R-77型中距导弹和R-73型格斗导弹也都获得了类似的改进,也就是说,中国仅仅凭借改进这些导弹的导引头,就使得它们的性能获得极大改善而不输于西方同类导弹。
不仅如此,中国还自行研发了国产的中距空空导弹,这就是霹雳-12(PL-12)系列,其出口型为SD-10(闪电-10)系列。SD-10分为基础型和改进型SD-10A两种,该导弹具备“双模态”寻的功能——既可主动寻的,也可被动寻的,绝对是一种足以对抗西方先进战机的杀手。而国内自用型霹雳-12导弹更为先进,据说达到了AIM-120A/B型的水平,而其改进型霹雳-12C和霹雳-12D也分别达到了AIM-120C和AIM-120C7的水平,绝对和日美的先进空空导弹有得一拼。在近距格斗弹方面,新研发的霹雳-10导弹重量大致在100~110公斤之间,射程约为20~30公里,“是近距离格斗的好手”,能达到“发现即锁定,锁定即摧毁”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霹雳-10导弹做得非常小巧,歼-10、歼-11B和歼轰-7A等中国先进战机均可多带弹出击。
但中国并没有就此止步,据报道还在积极发展更为先进的霹雳-13和霹雳-21。霹雳-13采用边条翼设计,边条翼的形状和在弹体上的位置接近于俄R-77的弹翼,导弹尾部的气动舵面外形类似俄R-27导弹的倒梯形外形,尾部可能采用了推力矢量设计。据说,霹雳-13采用中国最先进的256×256单元的焦平面成像引导头,这使其性能与美国最先进的AIM-9X“响尾蛇”导弹都略有超越,在空战时,几乎没有谁能摆脱它的锁定。美国一些军事专家对霹雳-13的出现表示忧虑,认为这种导弹将大大提升中国空军的空战能力,对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构成严重挑战,尤其是该弹具有对付F-22的能力,这一点将使携带它的战机可拦截美国的所有隐形战机。日本则十分恐慌,日本《军事研究》月刊表示,歼-16在采用主动相控阵雷达的情况下,如果再与霹雳-13结合,日本从美国购买的武器装备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更厉害的霹雳-21采用的是冲压式发动机,这使其速度达到4.0马赫,射程更是超过200公里,据说专门用来猎杀躲在战机保护后面的美军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甚至是大型电子战机。
既然知道中国有如此先进的多种空空导弹,那么,为何日本还要炒作中国导弹不如日本呢?其实,这表现了日本人的阴暗心理。目前,中国在钓鱼岛方向表现的义正辞严,使得日本越来越理屈词穷,而且中国政府坚持拒绝与日本高层的会面要求,这都对安倍政权在国内国际造成了很大被动。无奈之下,日本只有别寻途径,试图寻找到另外的突围方法。现在,由日本退役空军高级军官出面,来炒作贬低中国的空空导弹,就是欲达到以下目的:中国不要再继续和日本对抗了,中国的空空导弹不如日本的先进,如果局势继续恶化下去,中日一旦在钓鱼岛发生空战,中国战机斗不过日本战机,最后失败的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显然,日本是欲为自己壮胆,力图宣扬所谓的日本导弹技术优势,来瓦解中国的斗志。
但是,目前来说,日本在战机及其导弹方面,不说全面落后于中国,但至少在空中战斗平台方面,日本早已被中国甩下。现在,中国的歼-16、歼-10B、苏-30MK2、空警-2000等均领先于日本同类战机,而且,中国还在第四代隐身战机上取得更大进展,歼-20和歼-31正进入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中国的空中作战平台基本全面超越日本,甚至已具备原先被日美自诩的“代差”时代。再加上不断提升的空空导弹,比如上面提到的用来对付F-22的霹雳-13等,将使得日本在可能的钓鱼岛冲突中毫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日本方面可以贬低中国的导弹技术“不如”日本,其背后的图谋一看便知,但日本这种想当然的假设是骗不倒中国人的,在对待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将全力以赴! 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