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身杀手一招鲜 F-22再难横行中国
近日,一张国产歼-16新型重型战斗机的图片出现在互联网上,显示这种战机已进行了飞行试验。但与以往这型战机外观不同的是,新亮相的这架战机的翼尖挂载有非常粗壮的电子吊舱。而此前的报道在介绍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永庆时,曾提到王永庆“主持空、海军特种飞机研制”,并“确保了型号研制按计划进行”。因此这款带有电子吊舱的新型战机,被普遍认为是基于国产歼-16战斗机轰炸机发展的解放军空军专用电子战飞机,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又一力作。
对于各大航空强国来说,以成熟的空中先进平台为基础改装电子战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这类战机主要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收集、监听、截获和破译,再根据对方的数据进行电磁干扰和电子压制,也可携带反辐射导弹直接对敌方电子目标进行摧毁性打击。目前美军已开始大量装备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该机是目前唯一能实施全频谱空中电子攻击(AEA)能力的飞机平台,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并对辐射源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以实现“跟踪-瞄准式干扰”,因而首度实现了电磁频谱领域的“精确打击”。
据称,采用上述技术的E/A-18G可以有效干扰160公里外的雷达和其它电子设施,这超过了任何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公正来说,E/A-18G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曾有“击落”过美军第四代隐身战机F-22的记录。
中国也不例外,此前已经以歼-10“猛龙”和歼轰-7“飞豹”战机为平台,分别改装出了国产新一代电子战机,适应了陆基战斗机对电子战机的需求。因此,利用成熟的电子战技术,以歼-16战机为平台,改装一种具备强大电子作战能力的电战机,应该没有什么技术障碍。而且,如今歼-16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其电子战型号的问世也就水到渠成。如今的消息显示歼-16G已经试飞成功,这说明中国对这类战机的需求很急迫,几乎是与原型机同步研发的,也很可能两者将同步装备部队。
从实际数据来看,歼-16的挂载能力和作战半径均与F/A-18系列相近,如果歼-16G能够挂载一些类似AN/ASQ-218(V)2战术接收机和AN/ALQ-99电子干扰吊舱的吊舱,并结合一些合适的机载电子干扰设备,显然会获得比较强的电子支援压制能力。同时,因为歼-16据信已装备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所以具备大大不同于以往的电子对抗能力,可以轻易地在使用雷达的其它功能时分出一部分T/R单元对敌进行离散的干扰压制。以歼-16G的电子干扰压制能力,再加上中国战机已经开始大量装备YJ-91(鹰击-91)反辐射导弹,将赋予其巨大的“电子软杀伤能力”。这种导弹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超音速,速度可达4.5马赫,二是射程远,据称可达110公里。有这两大优势做依靠,YJ-91反辐射导弹挂载在歼-16G上,就可以对敌方电子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当然,这一技术也会应用到歼-15上,电子战型的歼-15G将会成为中国国产航母上的标准机型,从而保障中国航母战斗群的“电子安全”。
今后,中国可能会这样使用歼-16G:在空中预警机的指挥引导下,执行攻击任务的歼-16及其歼-16G电子战机组成混合空中编队,先由电子战型歼-16G对敌方进行电子压制以确保安全到达作战区域,之后使用YJ-91反辐射导弹对敌方电子设施进行反辐射攻击,使其丧失部分或全部搜索和侦查能力。然后,顺着这一由电子战机开辟的“空中走廊”,那些执行通用攻击任务的歼-16战机,就可以对敌大开杀戒,直至彻底消灭任何来犯之敌。
当然,如果歼-16G具备E/A-18G那样的能力的话,则中国战斗机将具备对抗F-22的能力,即使是这种隐身战机不打开雷达,歼-16G也将有办法捕获它,并利用自己的电磁优势跟踪并击落之。这也许是中国学习美军的办法,利用美军开创的方法,使用类似E/A-18G的歼-16G来打击F-22,也许是在中国的第四代隐身战机服役前,中国战斗机在空中能够有效应对美国隐身战机威胁的最好办法。 (cgw316于2015.12.24)欢迎关注 陈光文 微信公众号来自群组: 国际军棋 |
|